中共宜兴市委办公室关于转发《宜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宜办发〔2021〕16号)
各开发区党工委,各镇(街道)党(工)委,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市各直属单位党委,市各人民团体,市各国有企业党委:
经市委同意,现将《宜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宜兴市委办公室
2021年3月15日
宜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上级关工委工作要求,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和开展社会教育,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关爱服务水平和成效,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坚持铸魂育人,开展“颂党建百年,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
1.把握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通过组织青少年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帮助青少年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激发和厚植青少年的爱党之心、爱国之情,在他们心田播撒红色种子,形成青少年正确的历史认知,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通过深入宣讲和开展读书、征文、演讲、观看红色电影等激发爱党爱国情怀;紧扣教育主题开展“三走进三寻访”活动,组织青少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革命旧址、走进先进基层党组织,寻访革命先烈故事、寻访时代楷模、寻访抗疫英雄;运用互联网、微信群等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方法。把课堂教育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3.组织开展有影响力的重点活动。市关工委组织社区、村校外教育辅导站开展中小学生主题征文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图片征集评比两项重点活动;市教育关工委围绕响应上级关工委部署要求,开展老教师优秀讲稿评选、中小学主题教育征文、“童声齐颂建党百年”主题征稿等活动。各级各有关单位关工组织既要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又要用好本地资源,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有影响力的特色活动。
4.抓好督导和评比表彰。市关工委安排在9、10月份对各镇、街道的巡查指导,并重点抽查督导一批社区(村)校外辅导站。表彰奖励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地也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续写主题教育活动新篇章。
二、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扎实有效地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5.继续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按照“八五”普法规划和上级关工委“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要求,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民法典》为重点,根据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继续开展“六个一”法治宣传教育,认真制作一批法治教育基础教材,服务基层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法治讲座、知识竞赛、学法征文、走进警营等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知法守法观念。
6.发挥公安派出所关爱工作站的作用。在完成“以所建站”的基础上,按照上级关工委部署的“三年提升年”活动要求,研究落实关工站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有效机制;加强重点未成年对象的排查、备案和帮教工作;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和评先激励提升关工站工作水平和成效;公安部门和镇、街道要关心关工站建设,为关工站开展工作提供方便和支持。
7.切实抓好违法犯罪易发群体的教育防范工作。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落实排查摸底、结对帮教、关爱帮扶等举措;切实组织和推进第15轮“四帮一”教育活动,注重在好转率上下功夫,在预防和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上见成效;加强对纳入社区矫正服刑青少年的教育监管,巩固社区矫正成果;重视“防性侵”和“防校园欺凌”工作,发挥“知心奶奶宣讲团”作用,通过宣讲活动筑牢女生保护防线。
8.切实履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职责。以今年6月正式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契机,推进青少年“零犯罪、零伤害”社区(村)创建活动。积极参与禁毒教育,帮助青少年运用法律武器应对暴力和权益侵害;针对失足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工作。履行好“代理家长”职责,为特殊和弱势未成年人构建保护屏障;做好新形势下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和校园附近经营场所整治工作,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三、着眼内涵建设,提升校外教育辅导站质量和水平
9.强化制度建设,构建辅导站提质增效工作的运作机制。在社区(村)普遍建站的基础上探索镇级中心辅导站建设;村级站在“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上下功夫,加强党建引领、联动发力、校站结合、经费保障、考核激励等机制建设。逐步实现省市关工委提出的“三纳入、三列入”总体要求:即将辅导站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纳入干部责任考核目标体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10.巩固拓展辅导站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功能。把握新发展阶段对辅导站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履行好德法教育、才艺培养、课后监管、学业解困、社会实践等社会功能;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彰显辅导站的作用和活力,市关工委将组织校外辅导站开展围绕主题教育的征文竞赛和青少年活动图片征集评比活动。各地要在踊跃参与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出发组织校外辅导站开展有一定影响力教育实践活动。
11.继续巩固发展老教师家庭辅导站。加大动员、宣传、扶持、激励力度,让更多的近期退休的老教师加入进来。通过上门慰问、重点扶持给予关怀和温暖,化解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开展家庭辅导站与社区辅导站的融合发展和办站形式多样化探索。致力挖掘老教师和场所资源潜力,保障家庭辅导站长盛不衰。市教育关工委将在年内召开全市家庭辅导站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
四、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推进企业关工委和“三扶两创”工作
12.继续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和“三个关心”的思路开展企业关工委工作。坚持由镇、街道主抓企业关工委工作,把“三个关心”作为基本工作内容。继续把重点放在“关心青工成才”方面,各镇(街道)要做好“青工成才工程”的计划安排,帮助企业关工委制订青工成才的目标和路径,为其提供动力支持和指导服务。年内拟组织一到两次所有骨干企业参与的汇报交流、观摩走访或文体竞技等活动。市关工委将在下半年组织一次全市企业关工委经验交流或观摩活动。市企业关工委指导小组和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履行职能,努力形成齐抓共促的格局。
13.不断提升企业关工委综合服务团的服务频次和水平。坚持针对性、专业性、无偿性原则,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指导。服务内容上重点开展思想道德、遵法守法、安全生产、提升技能、爱岗敬业、身心健康等宣讲教育;服务对象上坚持以青工为主,并积极关注外来务工青年、职工子女及在家庭教育中面临困惑的职工群体;服务方法上既要运用宣讲辅导的传统方法,也要探索网上互动、微信交流等新型手段。全市年内开展专业讲座50次以上。服务团自身要通过培训、交流、观摩、评课等活动提升服务水平。镇和街道要主动协调,各地年内分别落实3到5次宣讲服务。
14.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三扶两创”工作。配合农业农村局加强关工委组织和科技服务团队伍建设,把更多威望高、技能强、愿意为青年农民服务的老同志吸纳进来;要重视老农业科技工作者与在职科技人员的结合,积极开展科技培训、结对帮扶、入户指导等服务,提升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强青年农民创业基地培育和扶持,精心选育“农村产业发展青年带头人”,扩大示范带动效应,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五、深化党建引领,推进关爱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现代化
15.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指示精神。坚持以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表彰大会上的重要指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刻理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增强为党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政治自觉;牢牢把握总书记赋予关工委五老的重要定位,坚守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政治责任;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总书记关于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的明确要求,坚定关工委组织的政治属性。以主动作为、务实创新的实践成果,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推动全市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
16.进一步形成“党建带关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完善和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的意见》以及无锡市的配套性文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推动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考评内容,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确保关工委“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办事”的“三有”要求落到实处,固化“党建带关建”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17.切实加强各级关工委组织和五老队伍建设。紧紧依靠党组织的重视支持,落实一级抓一级的责任,由上一级关工委主动与基层党组织协商,及时调整充实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确保基层关工委既有一名现职党组织领导担任主任,又有若干名老同志做具体工作;按照“建强配优”的要求,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五老示范带动、搭建平台推动、关爱激励促进等多种办法,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五老关爱激励机制,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荣誉上激励,汇聚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磅礴力量。
18.进一步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市关工委将加强和完善对各镇(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年度考核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运用典型推动。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关工委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大力推进“互联网+关工”,通过采取宣传发动、专题培训、示范推广等多项举措,加大网上关工委建设力度;坚决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要求,各级务必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关工委的各项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