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追梦向未来”主题教育活动集锦(七)
官林镇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研学实践活动。8月6日,他们组织20多名青少年参观义庄村村史馆,学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寻亲大姐”吕顺芳数十年如一日,奔忙全国各地义务寻亲的感人事迹。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榜样人物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日,他们还组织10多名青少年参观市科技馆、博物馆,激发对科技与历史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杨巷镇老兵为主题教育活动注入正能量。8月9日,该镇关工委开展“向老兵敬礼”活动。在军人服务站现场,退伍老兵满怀激情地给孩子们讲述自己从军的经历,教育孩子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要心怀感恩,好好学习,立志成为国之栋梁。8月5日,该镇镇龙村关工委组织学生寻访九旬老兵闵吾保,听他讲述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感人故事和战斗经历,孩子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该镇关工委今年已组织青少年寻访抗美援朝老兵5人,这些老兵为主题教育活动注入了正能量。
高塍镇多村开展“寻访家乡发展新貌”活动。8月2日,该镇六圩村和天生圩村关工委组织20名中小学生参观韩珠葡萄园,了解种植葡萄的相关知识,并听取负责人韩建平讲述自己退伍创业建设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的励志故事。8月8日,范道村关工委组织20名学生到积丰村参观,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该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8月9日,梅家渎村关工委组织22名学生到中国建材工厂参观学习。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规模现状,带领学生们参观企业生产车间、产品展示区,并向每名学生赠送了近百元的学习用品。同学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深切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宜城街道枫隐社区暑期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他们设计了“听、看、做、展示、走访”五个板块,组织开展了17项系列活动,参与学生近700人次。邀请街道关工委领导为学生作主题宣讲报告,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取得的辉煌成就;组织学生观看多部红色经典电影,指导学生撰写观后感,开展影评交流;请专业人士讲解示范,指导学生制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手绘青瓷等;将学生学到的知识、技术和自己动手完成的作品集中进行展示;在建军节期间带领学生走访慰问军属家庭,学军人精神,做有志少年。
新街街道归径社区开展“古径寻归,文化润心”活动。8月18日,该社区关工委开展“古径寻归,文化润心”宣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归径文化历史景点周袍坞,并邀请原归径乡蒲墅村老书记周松泉,给同学们带来一场“古径寻归”历史小课堂。使学生们对家乡归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认识,提升了他们传承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东坡实验小学开展陶文化寻访活动。暑期中,该校组织学生走进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开展陶文化寻访活动。他们聘请两名少先队员代表为“陶文化推荐员”,引导大家一起欣赏了涵盖陶都宜兴所有艺术陶瓷门类的近万件藏品,并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亲手设计和绘制青瓷图案,使学生对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陶瓷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周铁镇老教师为学生讲述红色故事。8月15日,老教师蒋国强为5名家庭辅导站学生讲述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和洋溪渡阻击战的故事,要求他们学习英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努力读书成才。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老教师周文向7名学生讲述了古代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和当代著名医生林巧稚、吴孟超,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典型代表的事迹和成就,使学生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学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老教师张舜华向5名学生讲述了日本侵略军火烧徐渎庙的历史故事,带领学生到洋溪渡战斗纪念碑缅怀民族英雄,歌颂民族精神。(市关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