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杨维倩:青少年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1-07-15

    今年76岁的宜城街道北虹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维倩,从事社区关工委工作16年来,她不图名、不求利,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一心扑在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岗位上,被誉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注重“充电”,争当合格关工人

    杨维倩原来不是社区干部,也没有在学校任教的经历,是一名在企业退休的社区文艺骨干。2004年,社区聘请她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当时,她既感自豪,认为这是社区对自己的信任;但更多的是担心自己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关工工作的“门外汉”,能否胜任这一工作。为了缩短磨合期,她把自豪当压力,把担心当动力。一是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她积极参加上级关工委组织的业务工作培训会、座谈交流活动等,经常到上级关工委、社区图书馆、阅览室等查找和阅读有关专业刊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她还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法,认真学习他人的关工经验。并认真学习研读各级领导的关工工作讲话及有关文件精神,在不断学习中增长知识。二是重视提高组织能力。为有序组织社区近百名青少年学生开展活动,她十分注重活动方案的制订,从每次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到参加活动的学生组织,以及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她都要十分细致地在脑海中“过滤”。她把示范演练作为开展好活动的“前奏曲”,无论是室内教育还是室外活动,她都要预先安排2-3名学生按照她的思路进行排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三是不断提高协作能力。为实现社区“大关工”格局,她积极倡导发挥“五老”间的协作精神,让“五老”在关工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平时,她主动向社区各个部门通报关工活动情况,积极配合和参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和活动,由此赢得了关工工作在社区工作中的地位。杨维倩好学求进的作风,社区关工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渐得到社区领导、学生、家长和“五老”的认可。

善于“三听”,争当尽责关工人

    作为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维倩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她善于通过“三听”来拓宽思路,激活社区关工工作,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诠释社区关工工作的内涵。

常听家长的想法。杨维倩把能否发挥好学生家长的作用,作为自己能否胜任社区关工工作的重要方面。这些年,她经常进小区、到楼道,利用社区组织开展活动的机会,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听取他们对开展社区关工活动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在走访中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及时利用社区家长学校、市民文明学校等阵地开设微课堂,对学生家长进行专题培训,向他们宣传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家长明确在青少年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成为社区关工工作的助推者。

常听学生要求。北虹社区地处城中繁华地段,外来经营户和外来民工比较多。为组织外来民工子弟参加社区关工活动,杨维倩经常走访学校、社区、沿街商铺等,在与学生交谈中了解其心理需求。为了找到当地学生与外来民工子弟互为补缺、融为一体的结合点,杨维倩对症下药制订关工活动方案,在组织开展活动中尽量把当地和外乡的风俗习惯通过交流来展示,以此减少学生间的生疏感。在组织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活动时,杨维倩也尽量兼顾他们的感受,以免“大呼隆”,从而使社区关工活动更丰富、更亲情、更实在。

    常听辖区单位的建议。社区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3家,各类艺术培训中心8家。这些年,杨维倩按“借鸡生蛋”的思路,把辖区单位的优势为我所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她经常走访辖区单位,了解辖区单位的阵地、培训科目和师资等情况,鼓励辖区单位为搞好社区关工工作献计献策。某书画培训中心负责人王某提出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开眼界学知识;“爱德陶艺社”的师傅向社区提议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自己愿意提供帮助;“天天才艺”、国学堂等培训机构也为社区关工活动支招,并愿意提供人力物力支持。这些建议为社区开展关工活动提供了资源支持,使社区关工工作更显活力。

着力“三个起来”,争当活力关工人

    这些年,杨维倩在完成社区关工工作常规动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动作,以“三个起来”来增强社区关工工作活力。

    让学生动起来。每逢寒暑假,学生最大的愿望是走出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杨维倩努力迎合学生的心愿,策划设计了一系列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动态性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尽心施展才能。如:组织开展的“小小航模、放飞梦想”航模制作活动,就是让学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自己做、自己展示,兴趣十分浓厚;借“茶”季组织学生到茶场开展采茶实践活动,使学生们不仅受到茶文化教育,还体验了茶农的辛苦和乐趣,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种“动”的活动,社区每年要组织4到5次。学生很开心,杨维倩也很有成就感。

    让关工活动活起来。设计关工活动不拘一格,组织活动严谨活泼,这是杨维倩的工作风格,她善于打破陈旧的框框,走出死板的形式,使社区关工活动日趋活跃。她利用自己跳舞的特长,自告奋勇当舞蹈老师,教学生压腿、伸手、转身以及摆设身姿等,学生既喜欢看又愿意学,活跃了学习气氛。在课堂上,杨维倩还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设计题目提问,学生踊跃抢答,答的好的给奖品,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上来。杨维倩还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等节点,自编童谣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讲一个故事,就要编一首童谣,童谣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学生记得住、背得出,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使社区关工活动更具吸引力。

    让家长和社会力量一起来。多年来的关工工作实践使杨维倩认识到,社区关工工作只靠“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的共同关心、共同付出才能奏效。为此,她动足了脑筋,想方设法把家长和社会组织融入关爱工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他们加入关工工作的“大合唱”。如她经常组织开展的亲子活动、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朗诵会、亲子科普游、种植“亲子”树等,不仅增添了学生的兴趣,也带动了家长参与。社区关工委与市机关有关部门、社会培训机构结对共建,也是杨维倩这几年在关工工作中的一大创新。社区关工委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培训机构学习培训、展示才艺;机关部门的干部、培训机构的老师也经常到社区为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才艺辅导等,使社区关工工作更显活力。(吴祥清)

上一篇:发挥余热 不求回报 只为办好家庭辅导站
下一篇:吴志强:耕耘在暑期主题教育一线的老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