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关心下一代 > 经验论坛
经验论坛

做好教育资源文章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搭建励志平台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1-03-01

近几年来,周铁镇关工委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等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关工委的总体部署和相关要求,紧密结合本镇实际,立足就地取材,挖掘教育资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搭建励志平台,并借此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排查挖掘资源,拓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平台

周铁镇毗邻太湖,是宜兴通往外埠的东北门户镇。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周铁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走出了10位大学校长、2 位“两院”院士、530多位高工教授,其中曹梁厦“一门七博士”成为当地美谈,故享有“宜兴状元地、周铁教授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美誉。这里是南宋著名词人蒋捷和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尹瘦石的故乡,是中国风筝之乡,是远近闻名的果蔬产地。周铁镇关工委认识到,在这块人文荟萃、物阜民丰的土地上,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应当对这些资源认真挖掘并充分利用,为关心教育下一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这一认识,镇关工委组成由部分老干部、老教师参加的调查组,对镇域范围内的人文资源进行地毯式搜寻和拉网式排查,从中发现在周铁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许多人文资源和一批带有“红色基因”的传承载体可以为我所用。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镇关工委经反复酝酿,最终确定了10处场所作为全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它们分别是:创办于1880年的竺西书院,宜兴第一个共产党员张效良创办的地下交通站竺西医院,尹瘦石艺术馆,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病理学与防原医学专家程天民旧居,陶行知先生于1934年亲手创办的西桥工学团,含有岳飞衣冠冢和岳霖墓的岳飞文化园,消灭日军100多人的洋溪渡阻击战遗址,以及周铁历史文化街区、太湖风筝博物馆和益健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镇关工委将上述场所列入本镇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名录,并进行集中挂牌,供全镇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共享。

二、保护激活资源,变潜在资源为现实优势

确定了10个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关键要丰富其内涵,让全镇青少年通过参观现场增强感性认识,从中接受深度教育。为此,镇关工委多措并举开展工作。一是修缮保护。针对一些场所挪作他用和房屋破旧的情况,镇关工委积极争取镇党委和镇政府支持,一方面将挪作他用的场所进行回收;另一方面由镇财政出资,由镇建设部门牵头对破旧房屋进行修缮。近几年先后修缮了程天民旧居、竺西书院、竺西医院等。此外,借助民间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建造了岳飞文化园。二是搞好布展。镇关工委会同有关单位收集图片,采集资料,征集物件,精心设计宣传展板,制作展台展柜,丰富这些基地的展览内容,完善其宣传教育功能。三是建好队伍。重点建好解说员、宣讲员两支队伍。从周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中物色15位形象好、气质佳、普通话标准的同志担任义务解说员,从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中选聘20位经验丰富、思维清晰、身体健康的老同志担任主题教育宣讲员,并分别组织他们开展业务培训、集中备课和模拟讲解。四是准确定位。将10个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区分功能,分成爱国立志、情系家乡、崇尚科学、明礼尚德、审美逸致等五类,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卑以自牧、修身养性,触及灵魂、振奋精神,提升境界、励志奋进。五是建立机制。一方面建立横向联动机制。镇关工委与镇宣传部门和群团组织紧密合作、共同发力,携手组织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建立上下联动机制。镇关工委牵头协调全镇各中小学、村(社区)及骨干企业关工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再一方面建立考评机制。重点对全镇各村(社区)和学校关工委借助基地开展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考评,激励先进,督促后进。通过建立三项机制,有效地确保了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有人抓、广覆盖、长流水、不断线。

三、充分利用资源,为铸魂育人助力添彩

这些年,镇关工委围绕发挥教育平台作用,一方面在“量”字上做文章,广泛宣传,积极推动,要求各村、社区、学校、企业关工委采取各种形式组织青少年走进教育基地,每年到各基地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青少年达到5000多人次。另一方面在“质”字上动脑筋,围绕“四高”促提升。一是高擎爱国旗帜。借助岳飞文化园、竺西医院,洋溪渡阻击战遗址等,用岳飞“精忠保国”的精神、中共地下党员张效良的事迹和歼灭日军的抗战故事,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高扬科学精神。借助程天民旧居、西桥工学团和宣讲周铁籍专家教授事迹,激励青少年追求科学知识,勇攀科学高峰,立志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三是传承中华文化。借助尹瘦石艺术馆、竺西书院、太湖风筝博物馆,举办国学讲座、蒋捷诗词朗诵会,组织“竺西之光”书法夏令营、读书分享会,开办书画艺术、风筝制作培训班等,帮助青少年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及传统艺术的熏陶,激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培植精气神,传递正能量。四是高歌创业精神。借助镇南新区、工业园区、大拈花湾景区开发建设现场和益健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各种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举办“中国梦、劳动美”演讲比赛、“周铁情、家乡美”摄影比赛等,让青少年切身感受创业之艰辛、劳动之光荣、勤奋之可贵,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立志成才报国的壮志豪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几年,周铁镇关工委通过转变思路拓展了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途径,通过积极作为赢得了关工委工作的地位,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许多老同志也从发挥余热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全镇广大青少年通过参加生动形象、真实可信、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增添了爱我中华、热爱家乡、奋发向上、筑梦未来的热情,纷纷表示要不负青春韶华,珍惜美好年华,只争朝夕加强学习,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添砖加瓦、发光发热。(周亚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莫让“五老”流汗又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