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里的秋美 ——读海之长篇小说《秋声赋》
一部老人写老人的力作《秋声赋》
宜兴退休干部海之(笔名)退休以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秋声赋》最近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十八万字,讲述一个退休老人的故事,生动感人,是目前为止全国少有的一部深度关注社会养老的热点文学作品,值得一读。
夕阳里的秋美
——读海之长篇小说《秋声赋》
作者将宋代大词人欧阳修的《秋声赋》词意引入小说,讲述主人公岳枫下岗,与妻子离异,接着退休,一夜变老。孤独、郁闷、夜梦惊恐,一齐袭来。在《秋声赋》认老、顾老思想的唤醒下,从颓丧的阴影中走出,选择离开生活二十年的省城回到原藉地江南小城——毗泽伺母、养老。社区知道他的境遇后伸出援助之手,鼓励他走进老年大学诗词讲堂,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在故乡又遇少时的邻家妹妹,如今寡居的秋叶,萌生爱情,找回了失去的自信。
海之的《秋声赋》以秋喻老,秋悲与秋美交替呈现。秋象征老人,作者恣意渲染秋的环境、秋的意境、秋的语境、秋的诗情画意。从枫林岕层林尽染到千子湖秋晚夕照;从病房窗外凉雨秋风到婚典门前金栗花雨,无不溢满浓浓的秋意。即便对女主角容也不离秋词描摹:“夜深秋凉,空灵宁静,她走了。夜来风雨多,花落知多少;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美丽的故事,凄美的爱情发生在美丽的江南毗泽小城。作者把老人的呼唤与诉求、生活中的哀与乐喻为秋声,将讲堂上的诗词吟诵声、广场上的歌舞乐曲声意像为美丽的秋之声,读来既悲悯又美妙。书中将老人、枫叶与夕阳紧紧连接,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晚秋画卷;把关怀、爱情和养老密密缝合,谱写出一首首赞老歌曲。全书俨然就是一部美轮美奂的秋声赋,极尽夕阳里的秋美。
秋光色彩斑斓,无限美丽。然而秋天带给人的毕竟是萧瑟寒凉的感觉。回到原藉毗泽的生活并未如岳枫想象的那样美好。作者也没有一味投入赞美之词,而是用隐晦的笔触轻轻揭开老人生活中的秘境与隐痛,遇上情敌、生活拮据、屡遭侮辱,极大刺激了主人公萌生的发财梦,一经心动又是那样的急切,不可扼制,不料连遭上当受骗,几近走向绝境。背负沉重债务,老娘含恨离世,一连串的挫折与打击,让岳枫不堪承受,内心充满忏悔与哀怨,最终在社区与亲友帮助下摆脱逆境,同时还收获了老年爱情,享受到异地养老的优待。作者是客观的,并没有把太多的美好全部捧给主人公,老天也没有特别眷顾老人。一波三折岳枫又遭打击,他一生中最爱的秋叶抱病离他而去,主人公再次堕入深谷,恋妻的悲情终日折磨着他,梦魇般摧败着老人的精神与身躯。仍然是社区、亲友的关爱,通过心理疏导、康养抚慰,慢慢使他振作起来。晚年尽管疾病缠身,但生活无忧,护理慰心,在温情与平静中终老。故事悲喜交加,凄美感人;微语乡音上口入心,虽然讲的都是老人生活中的那些事儿,波澜不惊,但像小河流水曲流回旋,不时会溅起晶莹的浪花。读后让你感同身受,枉凝又回味,同情又欣慰。
秋是收获的季节。不难看出海之的《秋声赋》是要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岳枫这一辈人有牺牲也有获得。主人公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南疆自卫还击,用生命去抢救人民生命财产,保卫祖国边疆,因此获得立功受奖提升晋级,在和平环境中,能有这些经历,自然是人生之奇遇;转业到工厂从零学起,创新管理,企业屡创佳绩,不仅优先分到住房还获得劳模称号,这无疑又是人生的出彩;下岗退休回到原籍,他全身心投入到社区服务工作,获得政府褒扬和援助。其实作者早把书里书外的岳枫们揉到了一起,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岳枫一样的退休老人活跃在街巷小区,参加社区服务,谁说这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呢!人生道路上一路风景伴着一路艰辛,岳枫近二十年军旅生涯,二十年国企工作,长期接受的是党的教育,从青年时代起就种下了对党忠诚,以服从为天职的初心,服从就是选择,选择要担当,在选择的路上虽然有艰与险,忧与愁,但从没有怨与恨,无怨无悔这是一个最美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有人嘲笑他,如今富翁遍地的年代,你一个大功臣一月只拿几百元退休金不亏、不怨吗?岳枫义正词严的回答,怨什么!我的人生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这是多美的表白啊!
夕阳里的秋美,最美美不过瑰丽绚烂的晚霞,可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绚丽的晚霞不是一色无暇,而有自然染成的色彩斑驳。老人的岁月从来不是一路彩霞,无限风光,岁月里有斑驳、孤独、疾病,甚至死亡。作者一反常态,超然地把老人岁月里的斑驳点缀得别样绚烂,竟然把男、女主人公的离世描绘得那样安恬、美丽,意在启迪人们用一颗自然的心去看待生与死。死亡不过是人生路上一段行程的结束,意味着新的一程起航,谁说这不是美,无疑是生命里的又一种美。主人公有过妄想、冲动、甚至误入岐路,屡次被骗,又懵然地去拉人入套,这是岳枫一生中最失败的一笔,这毫无疑问是他人生岁月里的斑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斑点并不影响他晚年的绚烂。小说里的主人公一再绽放他的绚烂,他站在诗词讲堂上用赏析诗词来开导老年朋友正确认老、顾老,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生活虽然拮据,但从没有忘记资助王师傅的两个残疾孩子,最少的一次仅寄出三元钱,已经是倾囊所有了;养生理疗馆里,他用吟诗诵赋的方法提醒老友们捂牢钱袋,防止流失,虽说荒诞,但在老年保健诱惑风靡的当下,不失为一种善良举动;为了弥补因他而蒙受损失的战友、工友,与家人商量,毅然把三十七万元余款全部拿出来作为补偿;直到年迈住进康养中心,他还把自己体验辅助疗法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其他老人,为老人们解除一个又一个病痛。回望他的一生,那点儿斑点何以抵毁一个人?正如岳枫的亲密战友丁慕荣发给他的唁文里说:“你经历了时代的挑战和命运的考验,是一个有曲折曾迷失过的人,迷途知返对崇高没有影响。”这正是色彩斑驳的人生岁月,秋日里的晚霞,夕阳里的秋美。
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海之笔下的《秋声赋》正是用夕阳与秋美塑造了一个老人的境界。(市生态环境局 蒋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