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应勤于自我“修枝剪叶”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参天大树,也难免会有一些枯枝败叶,需要常修常剪,才能保持其巍峨挺拔。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老人,尤其是老党员,就像一棵树,要想健壮有精气神,就需要经常“修好枝、剪好叶”。只有把思想上的“旧理念”、言行举止中的“小毛病”、日常生活里的“坏习惯”等 “枯枝败叶”剪干净了,才能不断结出“好果子”,为我们的下一代、为家人和身边的群众树立好榜样。
老人“修枝剪叶”,应自觉耕耘好“思想土地”。“欲事立,须是心立。”人的思想就宛如土地,如不定时松土、浇水,土壤就会板结,土质就会变坏,杂草也就恣意横生。因而“修枝剪叶”的前提,就是把“土地”耕种好,土质变好了,树木自然能茁壮成长。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要常用反面典型给自己“敲警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涵养自己,主动以实际行动来“回应”初心使命,给思维土地“松好土”“浇好水”“施好肥”,在自我锤炼中把控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培优厚植“营养土”。
老人“修枝剪叶”,应果断减掉“枯枝败叶”。“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现实中,有的老人把长期形成的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头、餐前不洗手、随地大小便、乱倒垃圾污水、打喷嚏时不遮挡、用餐不使用公筷、遛狗不清理粪便等言行举止中的坏习惯,当成“无关大局”“无伤大雅”的小事情,或听之任之,或讳疾忌医。这些“小问题”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却遗患无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改变,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要勇敢地举起“手术刀”,对他人指出和自己发现的问题,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争做迎风招展的“常青树”。
老人勤于“修枝剪叶”,应坚持修炼“点滴之功”。“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只有注重日常的修剪,树木才能长势旺盛。树的成长与人的成长同理,自我完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一天好党员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当好党员。每个人都难免在某一时段、某一节点,甚至是一念之间,防线被攻陷坍塌。因而“修枝剪叶”贵在“勤”字,要自觉行动起来,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状态,从抓早抓小做起,以须臾不可停歇的姿态改造自我。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每个同志都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职责,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永无止境,永远都是进行时。”我们老人尤其是老党员需要经常对标找差,勤于“修枝剪叶”,永葆政治本色不褪色!(市委宣传部 戴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