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 文苑天地
文苑天地

我的书香晚年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0-09-14

·“书香溢晚霞”征文·


自1996年退休以来,我始终与书报杂志打交道,进入新世纪开始学习写作。2010年起在市老干部大学学会计算机操作后,我把工作期间积累下来的一些值得保留的读书笔记和讲课材料,通过打字保存在计算机里,以方便学习与写作时随时查询使用。20多年来,浓浓书香让我的老年岁月充实丰盈,让我找到了新的优先选项和首要目标,成为习总书记所倡导的“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幸福老人”。

坚持读书看报,力争做一个爱学习、有见地的睿智老人。人到老年该如何“保鲜”?我深信除了坚持学习,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学习是人生的保鲜膜与加油剂。学习意味着对生命、对世界依旧保持着好奇心,而旺盛的好奇心是心理年轻的特征。在读书方面,我既读时事政策类、政治理论类、哲学法律类,也读文艺小说类、健康养生类、历史文化类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召开的各次全会精神,我不仅认真学习做笔记,还撰写心得体会、讲课材料;我不仅读有字之书、读无字之书,还读心灵之书,不仅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还向群众学习。我每天上午上网两个小时,看新闻、发观点、写日志、浏览邮箱和QQ空间,对网友的来信和作品的进行留言回复、赏析点评、商榷建议,再打开收藏夹中的有关资料,凡值得反复学习、欣赏回味的内容,做一些重点标记或转发给亲友、网友分享。在上网和收看《北京卫视》养生堂、收听央广《中国之声》节目时,留心获取新观点、捕捉新信息、积累新资料、收录新收获。多年来,我更注重利用网络,学习借鉴与衰老共处的新信息、新知识、新经验,以提高学习思考力、增强抗衰老能力。下午,浏览一遍自己订阅和一些单位赠送的报纸杂志,并对其中重要之处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勾画或摘录,有的还剪贴下来以便日后翻看使用。这已经成为我退休以来追求“书香晚年”精神文化生活的固定模式。

坚持学习写作,锻炼大脑、拓宽视野、增强获得感与成就感。刚退休时,我曾有一种“失落感”和迷茫怀旧思想,一度导致情绪不稳定、精神不愉悦。而读书和写作把这一“劣势”转化为了“优势”:我将大半生中有价值的内容回忆整理下来,梳理成文字,既满足自己喜欢回忆的特点,也使自己的眼、手、脑、体得到全面锻炼,生活渐渐充实了起来。我认为,老年人学习写作就是一种心灵的梳理与表达。回顾、反思、审视,心灵需要这种梳理,人的德与智同样需要这种梳理。经过这种梳理,我才能够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中获得更多释放心灵的快乐感和愉悦感。目前,我已在QQ上发表题材多样的日志840多篇、正能量观点3200多则(合计约数百万字),在《宜兴日报》、宜兴老干部网站和月报上先后发表过多篇文章。记得英国哲学家培根讲过“读书使人丰富,讨论使人成熟,写作使人精确。”我深深体会到:老年人学习写作,过“书香晚年”,是一种最健康的养老方式。(市委宣传部 戴锡南)

 

 


上一篇:让浓浓书香浸润老年岁月 ——有感于老干部局部署开展“书香溢晚霞”主题读书活动
下一篇:国家的烙印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