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 文苑天地
文苑天地

为人处事 留有余地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0-10-13

·“书香溢晚霞”征文·


最近,我阅读了一篇名为《留余》的文章,文中康秀才教他重孙康悔文读书识字时,讲了明代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而这正是康氏家族从一个小小的饭馆起家走向“中原财神”的关键。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深切体会到,为人处事留有余地,是做人做事的一种资本和技巧。

我大娘舅是木匠,那时经常给我们讲“长木匠短铁匠”、“满饭好吃,满话难讲”这些老话。他说,上榫时木头长了可锯掉一点,若短了就没办法了,但说话不一样,话若讲过头了,就像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来。但不论长短,说话做事都要为自己留有余地。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凡是他出手做的家具,使用几十年后也挺括扎实不变形、榫眼纹丝不动。

读了《留余》这篇文章,回忆起老娘舅给我们讲过的这些道理,感到特别的亲切。做人留有余地很重要,让人一步,虽是小事,却可温暖人心。反之,斤斤计较,口出狂言,无事生非,会酿成大祸,不可收拾。我有一个老朋友,夫妻俩人天天到广场树荫下锻炼身体,活动筋骨,恩恩爱爱,惹人羡幕。可是,有一天为了一点小事与在广场锻炼的另一个老人发生口角,本来说声对不起、打个招呼就过去了,可他们互不让步,你一句我一句,越吵越凶,劝也劝不住。话本就是伤人的剑,他们却还动了手。那个老人一把将我老朋友推倒在地,他正好跌撞在花坛沿口上,痛得爬不起来。到医院拍片检查,断了三根肋骨,住院手术,疼痛难忍。伤筋动骨一百天,年纪大了康复更加艰难。鸡毛蒜皮之小事酿成大祸,一个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一个要承担巨额经济赔偿。如当初留有余地,适可而止,谦让一下,就不会发生两败俱伤的悲惨后果。

我老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一天,朋友圈有人推荐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的一篇文章:《此物竟是三高克星?他每天用不到1克,血脂、血压、血糖都正常了》。文中提到,“用黄连素治好了三高。服用两个月后,居然指标全部正常了。也有研究表明,黄连素亦有降血糖、尿糖的作用。糖尿病病人每日口服4次每次0.4克,服1—3个月后,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我老伴连续服用黄连素三个月后,不仅血糖血压指标没有正常,相反,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比原来上升了。我吓得心惊肉跳!后悔不该盲目地相信宣传,盲目地追求“特效药”,没有给自己和老伴留一些余地。

这两个小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吸取经验教训,凡事对人对己都该留有余地。老年人锻炼留点余地,强度不要过大,做适合自己的运动;吃喝要留有余地,采取健康的饮食方式,七八分饱,少盐少油少糖;老朋友聊天说话要留有余地,不信口开河,要互相关心爱护,互相谦让,和谐共处,欢欢喜喜,共度美好夕阳,共享新时代的美好幸福!

“留有余地”不仅给别人留了一条路,也是给自己留了一条路。 “留余则是人在世上生存的智慧,是生活的艺术。过日子,为日子留点余地,说话做事,为他人留点余地,为人处事,为自己留点余地。”(丁蜀镇 孙振和)

 


上一篇:自觉践行新时代思想 同心推动新时代发展 ——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专题有感
下一篇: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