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能控制早晨的人 ——读《南怀瑾谈性格与人生》一书有感
·“书香溢晚霞”征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南怀瑾讲述系列》丛书,《南怀瑾谈性格与人生》一书就是其中之一。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谈到人生时说:“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我反复琢磨这句话后领悟到,控制早晨其实就是说人要有自律的精神,自律,古人也叫克己,就是说要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其中包括贪图舒适的惰性。我联系自身多年来的实际,谈谈对“控制早晨”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体会。
退休20多年来,我坚持通过实行“三步曲”来“控制早晨”,具体做法是:4:30-5:30为室内活动,5:30-6:30为精制早餐,6:30-7:30为户外运动。
室内活动做到“9个经常”。肢常伸、齿常叩、耳常弹、面常搓、目常运、鼻常揉、腹常摩、肛常提、发常梳。这“9个经常”源自于五官与五脏的关联。五官是五脏的外在表象,五官的根在五脏,五脏有问题五官也会有相应的表现。通过拉伸五官,对它们进行刺激,可以调节五脏,提升其功能。例如,膛目揪脸养肝脏、鼻翼纷飞养肺脏、捂嘴弄舌养心脏、咧嘴伸颌养脾脏、揪耳朵养肾脏等。就这样,简单动作重复做,重复动作天天做。见缝插针,运动健身,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精制早餐品种丰富。2008年,我从市关工委发挥余热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从参与学习做家务开始,主动承担做早、晚两顿饭的任务。我将早饭分为两次,一次为做早点,使用诸如燕麦片、薏米粉、百合粉、玉米粉、芝麻粉等,用冷水搅匀成糊烧开即可;一次为早饭,在电饭锅里放入红枣、莲心、百合等时令食物烧稀饭。6:30早点吃完后外出运动后,7:30再吃早饭。
户外运动方式多样。80岁前,我一般到氿滨公园、任昉公园、氿南风光带早中晚一天走三遍,刚退休时每天10000步,后逐步减少到8000步、6000步,到耄耋之年只有3-4000步了(多数时间在体育公园),但步行时仍要求自己挺胸抬头、步履坚定、走姿优美,追求行走的高境界,力争走出活力、走出健康、走出幸福。在此基础上,每日早晨再依次做俯卧撑、捶背拍腿、深呼吸、下蹲、拍手等运动。
我对“控制早晨”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其一,一天时间被延长。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既是一天的新起点,也是一个人一天新生活的开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成功除了靠天赋,主要就是勤奋,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地方。控制人生从控制早晨做起,这是因为早晨空气清新、万物复苏,学习、活动、做事神清气爽。我们总是希望每天能“开个好头”,如果能度过有意义的早晨的话,定能事半功倍。控制了早晨无疑是延长了寿命,增加了挑战未来的砝码。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你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其实就是你颓废的开始。
其二,精力会更充沛。早起让你从容不迫,精神不再紧绷,一切都可以静心去做,更容易进入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一天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都会变得更高,我们老人的晚年生活会变为享受而不是紧迫的生存。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是能“控制早晨”的人。学者型的康熙皇帝每天早晨4:00起身读书,8:00准时上朝,在北京故宫居住过的40多位皇帝中,他的学识最高、诗文最多、年岁最大,先后写出诗文1147首。晚清的曾国藩立下十二条修身养性的原则,其中一条便是早起,可见他对早晨的重视。而实践也证明,他通过坚守原则获得一生官运亨达,十年之内连升十级,从七品小官做到二品大员。
其三,自我健康快乐感更好。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有助于我们做个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老人。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今天,也只有今天抓得住,昨天是个总结,明天是个规划。一个人连早晨都抓不住,怎么能抓住当天?自古以来也有“早晨三分利”的说法。早起具体有哪些好处呢?最近,美国经济杂志《福布斯》就总结了早起有诸如提升预见性、增强计划性、精力更旺盛、工作效率高、生活质量佳、快乐感更强、情绪更积极向上、健康意识更强烈等12大好处。对此我深有同感。
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曾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笔者认为,一天就是一生的缩影,如果你想有一个不断升级的人生,想拥有一个“开挂”的人生,那就从“控制早晨”开始吧!(市委宣传部 戴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