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 文苑天地
文苑天地

从道路变化看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1-09-16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


到今年,我离开老家到宜兴城里工作已经28年了。每次回到新芳老家,第一印象就是家乡年年在变。低矮破旧的茅草房不见了,变成了成幢成排的楼房。乡亲们脸上的愁容不见了,变成了张张红扑扑的笑脸。弯曲泥泞的小路不见了,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沥青路面。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小汽车代替了摩托车。现在家乡村村通公路,村村有公交车,在家门口就可乘车直达宜兴城。

新芳乡是宜兴的边缘小镇,位于三县交界处,俗话讲“新建、新芳是宜兴的北大荒”,无公路,无轮船,交通闭塞。如果有事上趟宜兴城,要么走十里路赶到杨巷乘轮船,要么搭乘来宜兴运货的机帆船,经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那时,新芳乡下属有31个村,到最远的村得走9公里路,黄泥路狭窄弯多,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跑一趟就要花一天时间。后来有了自行车,颠一个来回屁股也吃不消。我在新芳乡政府工作十年,感到最为难的不是工作压力,而是走路。我是管环保及建房规划的,几乎天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在泥地小路上来回跑。有几次走到半路,轮胎爆了,我倒要扛着车走,其中的辛苦一言难尽。

现在宜兴到新芳,开辟了南北两条公路,公交车不仅开到新芳镇,而且村村联通,定班定时,风雨无阻。不管你是最远的新市、英驻、琅开,还是革新南河村,从家门口直达宜兴一个小时也不要。

老话讲:若要富,先修路。交通发达就是农民致富的基础。过去乡村之间是黄泥路,主干道是砂石路,雨天车辆难行路,晴天出去一身土,路窄弯多难交往,天天吃尽走路苦。一直到改革开放春风来,政府大力投资,才彻底改变了家乡行路难的问题。道路畅通了,经济也就上去了。现在乡亲们家家过上小康生活,很多开上了汽车。宜兴全市黑色路面村村通,更有高速公路、高铁四通八达,平安快捷。逢山开道,遇水建桥,宜兴早已融入了苏、锡、常、沪的大交通圈。

展望未来,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行动有方向,奋斗有目标,携手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面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市老干部大学 朱之鑫)

上一篇:记忆中的轮船
下一篇:党引领妇女事业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