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歌万曲颂党恩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岁诞辰的喜庆之年,也是我“光荣在党50载”的纪念之年。在此,我有千言万语对党讲,千歌万曲给党听。正如故事片《雷锋》的插曲所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敬爱的党啊,是您赋予我文化知识。我出生在宜南山区的贫农家庭,父母亲都是文盲。解放后,我家分到了田地山林,不久走上了互助合作化道路,生活逐渐改善,5个兄弟姐妹先后上学读书。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党和政府及学校对我们非常关心。上世纪60年代,我上初中时,每月享受3元补助金;读高中时,每月7元伙食费,我享受5元助学金。高中毕业十多年后,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党和国家开通了高教自学考试和大学函授教育等渠道,在军地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我先后获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成为了有文化、有知识的一代新人。
敬爱的党啊,是您提高我政治觉悟。父亲9岁就开始给地主干活,患眼疾无钱医治,双眼差点失明;日本鬼子进村扫荡,烧杀抢掠,烧掉了我家的房子;国民党兵抓挑夫,残忍地打伤了我父亲的双腿。多亏共产党领导穷人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安定日子。父母经常教育子女要听党话,跟党走,长大后报效国家。我大哥18岁就光荣参军,在部队积极上进,入党提干;二哥是高中首批学生党员。兄长的模范行动为弟妹做了好样子,激励我奋发进取。我读高一时就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有幸聆听党课,接受党的思想熏陶。入伍后,第一堂政治课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着又接受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我领会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纲领路线和根本任务,引导我对党朴素的阶级感情,上升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度。1971年5月入党后,党支部又引导我要把思想入党作为终身修养。我提干后,在连队工作不久就被调到政治机关,从事多年的组织、宣传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成为一名称职的党务工作者。
敬爱的党啊,是您培养我工作本领。我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1969年2月应征入伍时,原想尽两年义务,就回家务农,孝敬父母。没想到参军后,当时连队很多战友是文盲或小学文化,部队领导看到我是个高中生,选我到政治部参加通讯报道培训班,后来又被选送到安徽日报社学习6个月,文字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回到部队后,很快被任命为连队文书,半年后又被调到营部担任代理书记,一年多时间就提升为排长,并选送到军区工程兵教导大队,进行正规化集训,提高了组织指挥才能,树立了长期在部队服役、献身国防事业的志向。直到部队精简整编,裁军百万,才于1987年12月转业回家乡,先后在市府办、市委宣传部和环保局等几个部门工作,为党的事业做出了自己应尽的努力。
敬爱的党啊,是您增强我生活信心。1983年2 月5 日,爱人带着年仅7岁的独生女到部队过春节,没想到飞来横祸,家里3间木结构楼房和附房突然起火,顷刻化为灰烬。当接到加急电报,部队领导立即派车陪我急速赶到现场时,只剩点点火星,惨不忍睹,一家三口顿时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对此,军地党政部门十分重视和关心,及时为爱人和孩子办理了随军手续,并在经济上给予救济,亲友们也纷纷解囊援助,有的100元,有的50元,共计1640 元,让我一家渡过了难关。谁知祸不单行,雪上加霜。1984年6月,盛夏酷暑,爱人在当地一家砖瓦窑工地打工挖土方,突遭车祸,当场昏迷,急送部队医院时已不省人事。经紧急抢救,终于苏醒,诊断为四根肋骨骨折,胸部、背部、腹部和手部多处受伤,生活无法自理。经半年多的治疗休养,逐渐恢复元气,部队安排她到军人小卖部工作,虽然每月仅20多元的微薄收入,但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我们已经感到很欣慰。从而,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敬爱的党啊,是您促进我晚霞生辉。自2005年起,组织上让我担任本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16年来,我牢记初心,履行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老干部工作,坚持以实际行动感谢党和同志们的信任,较好地发挥了余热作用。
在此,谨填词一首,为本文作结:《忆少年·光荣在党50年》“青葱岁月,持枪放哨,情倾家国。初心履使命,又归田担责。弹指挥间逾半百,鬓毛霜、自遵章律。桑榆亦风釆,葆原先本色。”(市生态环境局 石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