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国而学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斗不息、冲锋不止的新号角,为我党再次耸立起一座新的时代丰碑。
由中宣部牵头创建的“学习强国”,是专为广大党员干部设立的汲取营养、积攒能量、提高思想境界、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一个学习平台。有了她,广大党员干部可将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所思所想,及时开展交流、相互学习。
所谓“学习强国”,顾名思义就是为强国而学。学以强为果,强从学中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学可救国、学可富民、学可强敌。有的放矢为强国而学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回顾历史,我们的革命前辈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千辛万苦远渡重洋。他们抱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满腔热血,一边勤工俭学,一边求索革命的真理。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马列主义的先进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对旧社会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最终,建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面对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之际,邓小平同志独具慧眼,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虚心地向外国人学管理学技术。经过四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终于走上了一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康庄大道。亿万民众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学会了“游泳”。改革开放为中国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学习不但能救国富民,更能开阔我们的政治视野。中华民族是个勤奋好学的伟大民族。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做到与时俱进,不受别人的欺凌,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不断地学习。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让世人惊叹、让他国敬畏,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一个善于创新、积极进取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足智多谋,在科学的治国理政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他们懂得强国必先强党,治党必先治学的深刻道理。党中央政治局毫不放松坚持群体学习制度,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学习带了个好头。14亿中国人、尤其是9500多万名先锋战士,在她的统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无坚不摧,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夯实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按照报告要求,为实现主题思想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传承好党的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我们理应做到 :
一、为强国而学,必须是真心实意地学。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尤其是在岗担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地参加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或不参加。要把学习当作“自我革命”的助推器,提高免疫力的营养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列入考核党员干部的一把重要标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为强国而学,须把重点放在明理增信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头就讲了“三个务必”,我认为第三个“务必”份量最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所采取的策略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強历史主动。”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精辟地回答了历史乃至世界之问。百年华诞历久弥新,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一句句金光闪闪的暖心话语,大家可否读懂和理解?如果是真的读懂和理解了,那就要自觉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为强国而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坚定“四个自信”、维护“两个确立”上,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莫道槡榆晚,为霞尚满天。最后,还是用诗情来结束我今天的话语吧:
——为强国而学,方向明、立志远。不以事多作借口,忙里偷闲巧安排。
——为强国而学,“我将无我”顺民意。勤充电、聚能量,为梦唱响添活力。
——为强国而学,越学心境越愉悦。纵观世上路千条,不及华夏“特色”篇。
——为强国而学,万马奔腾齐飞跃。看江山如此多娇,最美众星捧明月。(托管机电 吴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