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莫生气(朱熙初)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3-05-02

我一向把一首无名氏的“莫生气”诗作为生活的座右铭,诗曰:“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诗句尽管直白粗俗,了无诗味,也还言之有理,有的放矢。

世上事,惹动人们生气上火的事端多如牛毛,但大抵出于心态不平衡居多。我们这一代人经历颇多,想当年,我为人耿直,任劳任怨,循规蹈矩,熬白了鬓发熬干了心血,仕途硬是屡屡不顺。于是,我自创了“平衡法”:想到同辈里遗骨“三千里江山”的,出了问题“打回老家去”的,以及虽健在但生活于基层,待遇比自个儿差一大截的,犹如吃了一剂剂“消气丹”,不气了。渐渐地我发现“莫生气”是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具体描述则是“心胸宽阔,心地善良,心平气和,对人宽容,乐于助人,家庭、邻里和睦”。而与之相反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不平则吵则闹则没完没了,活得必然又苦又累,与高寿难以“搭界”。

自我离休后,便来参加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主要是打桌球,而中心只有一张桌球台,打的人却有十几个,且有人会连续打几回,所以,往往是上台打的机会少,看的时间多,此时我便会放宽心,不因没轮到我打而感觉心里不舒服。恰恰相反,我时刻欣赏别人打球,从中获得打球技巧而感到快乐。如果轮到我打,我也不会因输球而垂头丧气,也不会因赢球就坚持打个没完。因为古语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走到一起是缘分,因而要珍惜,只有待人宽容,才能不生气,也才能快乐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大家都与宽容同行,多一份理解,不斤斤计较,那么在我们这个国度,就会多一份温馨,多一份热情,多一份和谐。


上一篇:三动 三养 心不老
下一篇:乐观豁达,动静相宜 ——离休干部顾明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