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往昔
农村工作回忆二、三事 史引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4-04-14
在南漕工作时,有几件往事,至今还深深印在脑海,留下不尽的思念。农民艰苦劳动是常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瓜熟蒂落解难事,这是深刻的体会。
时间追溯到1976年9月中旬,那时全国人民正怀着悲痛的心情,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逝世,在我蹲点的漕桥大队,有三个生产队,按照预定计划到丹阳樵青草,我也随队前往。三条挂桨船当天到了丹阳,经联系,住在生产队临时搭建的防震棚内,生活的艰苦自不必说。第二天,三个生产队的社员,分别寻找有草源的地方,开始了紧张的劳动。有的爬在树上拉攀藤草,有的蹲在田埂樵青草,有的跳进池塘捞水草,我也参加了捞水草的行列。上午进展得还算顺利,下午二时左右,冒出了一个插曲;场圃管理人员以折断了场里的果树、毁坏了种植的田菁为由,把一些社员的竹篮、箩头,都没收了,恶狠狠地对他们说;“喊你们的头头来解决”,我只能出面调停。
“今天是什么日子,毛主席逝世,明天就是全国哀悼日,你们对毛主席什么态度,今天还出门樵青草”,还提出要赔偿经济损失。场圃的同志气势汹汹。我连忙认错赔不是,并表示顺意赔偿。对方见我们态度诚恳,心也软了,说是从宽处理,赔偿二十斤田菁种子。我打了张欠条,并作了担保。实际上他们也仅仅是在社员面前摆个老虎架子,当时过过门而己,但只能离开场圃,转移到别的地方。到了傍晚,三条农船都堆满了青草,我们可以满载而归了。
可是,晚上睡觉竟然成了一个大难题,在回家的途中,我们边航边找,终于在一个电灌站落了脚。这座电站在河边的一个山坡下,大家白天虽然辛苦,却怎么也不能入睡。外边蛙声阵阵,站内蚊虫嗡嗡,房项老鼠叽叽,我更是难得吃这种苦,睁着眼在看动静,突然,一条大赤炼蛇从房顶跌落下来,正好掉在我的身上,吓得我屏住呼吸,不敢动弹,旁边的社员赶紧用棍棒将蛇赶跑,一场虚惊过后,我更是通夜未眠。实际上,这一夜与其说是睡觉,不如说是参加了一场由青蛙、蚊虫、老鼠组成的交响音乐会;与其说是休息,不如说是与蛇、虫交锋的博斗会。我又一次领略了劳动的艰辛,农民的艰苦。而这一切,对广大农民兄弟而言,只是一件平常事,丹阳之行,拉近了我与农民的距离。这是我下队当农民终身难忘的一幕。
南漕工作了十多年,不能说有什么显著业绩,也不能说留下多少口碑,但与一些农民兄弟结下的深厚情谊却值得回味。
1985年,我调离南漕后不久,收到了一封耒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南漕一个大队的社员寄来的,信中口口声声表示歉意和感谢。我与他素昧平生,为什么会寄信给我,原因就是;为了落实计划生育工作,我曾十三次上他的家门,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而结下的缘。
1982年春,他老婆计划外怀孕,乡里小分队得到情报后,曾上门做过工作,由于他态度蛮横,感到辣手,而我既不能上交,也不能下放,面对天下第一难,困难再大也得解决。果然,第一次接触,他就一脸杀气,把门闩死了;“坐牢我不怕,一枪两个洞,没有你们空,我要做做吃,人流我不去,任凭怎么办”。未满三句话就发愤而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方案,运用多管齐下的积极对策;联系亲戚朋友,帮助做外围工作;促膝谈心、推心置腹,做好疏导工作。关心生活,信用社贷款解决其小贩经营的资金短缺,大队认真规划,具体落实其建房宅基地的困难。我和小分队的同志通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苦口婆心、以心换心的耐心工作,逐渐使他从仇视对立,到平心对话,从蛮横对抗,到乐意配合。功夫不负有心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十三次的奔波上门,夫妻俩终于愉快接受了人流手术,一道难题迎刃而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我从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这是我在南漕工作时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小小具体事例。
还有一些类似的例子,我仅仅为群众办了一点不足挂齿的小事,而他们却铭记在心,多次道谢。在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翻翻这些老账,我心中彷佛有一种莫大的欣慰。
“今天是什么日子,毛主席逝世,明天就是全国哀悼日,你们对毛主席什么态度,今天还出门樵青草”,还提出要赔偿经济损失。场圃的同志气势汹汹。我连忙认错赔不是,并表示顺意赔偿。对方见我们态度诚恳,心也软了,说是从宽处理,赔偿二十斤田菁种子。我打了张欠条,并作了担保。实际上他们也仅仅是在社员面前摆个老虎架子,当时过过门而己,但只能离开场圃,转移到别的地方。到了傍晚,三条农船都堆满了青草,我们可以满载而归了。
可是,晚上睡觉竟然成了一个大难题,在回家的途中,我们边航边找,终于在一个电灌站落了脚。这座电站在河边的一个山坡下,大家白天虽然辛苦,却怎么也不能入睡。外边蛙声阵阵,站内蚊虫嗡嗡,房项老鼠叽叽,我更是难得吃这种苦,睁着眼在看动静,突然,一条大赤炼蛇从房顶跌落下来,正好掉在我的身上,吓得我屏住呼吸,不敢动弹,旁边的社员赶紧用棍棒将蛇赶跑,一场虚惊过后,我更是通夜未眠。实际上,这一夜与其说是睡觉,不如说是参加了一场由青蛙、蚊虫、老鼠组成的交响音乐会;与其说是休息,不如说是与蛇、虫交锋的博斗会。我又一次领略了劳动的艰辛,农民的艰苦。而这一切,对广大农民兄弟而言,只是一件平常事,丹阳之行,拉近了我与农民的距离。这是我下队当农民终身难忘的一幕。
南漕工作了十多年,不能说有什么显著业绩,也不能说留下多少口碑,但与一些农民兄弟结下的深厚情谊却值得回味。
1985年,我调离南漕后不久,收到了一封耒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南漕一个大队的社员寄来的,信中口口声声表示歉意和感谢。我与他素昧平生,为什么会寄信给我,原因就是;为了落实计划生育工作,我曾十三次上他的家门,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而结下的缘。
1982年春,他老婆计划外怀孕,乡里小分队得到情报后,曾上门做过工作,由于他态度蛮横,感到辣手,而我既不能上交,也不能下放,面对天下第一难,困难再大也得解决。果然,第一次接触,他就一脸杀气,把门闩死了;“坐牢我不怕,一枪两个洞,没有你们空,我要做做吃,人流我不去,任凭怎么办”。未满三句话就发愤而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方案,运用多管齐下的积极对策;联系亲戚朋友,帮助做外围工作;促膝谈心、推心置腹,做好疏导工作。关心生活,信用社贷款解决其小贩经营的资金短缺,大队认真规划,具体落实其建房宅基地的困难。我和小分队的同志通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苦口婆心、以心换心的耐心工作,逐渐使他从仇视对立,到平心对话,从蛮横对抗,到乐意配合。功夫不负有心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十三次的奔波上门,夫妻俩终于愉快接受了人流手术,一道难题迎刃而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我从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这是我在南漕工作时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小小具体事例。
还有一些类似的例子,我仅仅为群众办了一点不足挂齿的小事,而他们却铭记在心,多次道谢。在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翻翻这些老账,我心中彷佛有一种莫大的欣慰。
上一篇:乡村夜灯 冯明明
下一篇:编编香袋情深深 陈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