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往昔
赤诚之心永向党——回顾入党前后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9-03-21
共产党员——我人生的追求,终身的荣耀。1953年,我在丁山工校担任政治教师时,由于学习政治理论,觉悟不断提高,加之受家庭、社会的熏陶影响,萌发了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强烈政治愿望,
1954年,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报告。
我十分清楚,自己虽然出身貧寒,在苦海掙扎中度过了童年,但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被列入了知识分子范畴,所以申请入党可能难关重重,考验多多,必须经历较长的过程。但我既己下了决心,就会坚定前进的步伐,坚持入党追求。
我先后三次上交了入党申请,做到在思想上向党员看齐,在行动上向组织靠拢,在工作上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接受党组织的考察、审查,教育。我于1954年放弃了组织上派送华东政法大学的深造机会,痴迷于入党的政治追求。我曾主动请缨,参与抗洪抢险斗争,与县委组织部的顾盘松同志,到潘家坝了解灾情,检查圩堤,发动群众,抢险堵漏,加高加固,在风雨中奋战了三个昼夜,凯旋而归。在和桥工校工作时,既认认真真为职工上课,辅导群众教师,协助出刊板报,还积极配合行政,到居委、下农村,搞好宣传,发放布票等。工作面广量大,且具体细致。从核对人口—按户计数—搭配分发〈因票证有大小,大的一丈,小的二寸〉,容不得半点差错。但全部高效及时圆满完成任务。那些年月,我全身心倾注于工作中,几乎是废寝忘食,无时无节。我申请入党的强烈心愿和实际行动,终于得到组织的理解、认可。1956年3月,在经过介绍人谈话,填写入党申请表,召开支部会议等一系列程序后,我被和桥镇党委光荣批准为共产党员,在举行入党宣誓仪式那一刻,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决心以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1956年,我调入县委办公室工作后,思想境界不断扩大,精神境界不断升华,工作热情不断释放,可以自夸地说,己经达到了忘我的程度。本职业务埋头干,紧急任务连夜干,额外工作爭着干,成为组织信任、领导放心的一名合格党员。
在转为正式党员后不久,正当我人生之路顺利向前之际,却遭到个别极左份子的栽赃,遭到了狠批猛斗。一时间,陷入了极大痛苦的我,流下了多少痛心泪,度过了多少不眠夜,我也说不清楚,更想不明白。后来受到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并被下放农村劳动锻炼一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然我遭受了误会,但我对党的信仰仍旧坚定。我深知党员身份还在,希望尚存。我加倍珍惜我的政治生命,并没有一蹶不振,悲观失望,而是选择了坚强、奋起。彷佛开启了第二次入党的征程。那一年,是我人生中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是我在逆境中奋起、坚定政治命运的一年。一年中,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在精神力量的支持下、在入党誓词的告诫下,我以顽强的意志又一次经受了严峻考验。生活艰苦,三餐薄粥不飽肚,我没有叫苦;劳动艰辛,腰酸背痛难忍受,我没有退却;家庭不幸,父亲中年早逝,留下沉重家庭包袱,我没有消沉;社会的冷嘲热讽,似尖刀刺心,我没有悲观;热恋无奈停止,只能与女友分手,我没有怨言,所有这些,其中的细节,实在一言难尽。但我坚信组织一定会还我清白,信仰会让我得到重生。
事实胜于雄辩,很快,我便战胜了艰辛,得到了群众、支部的认可。年终时,党支部不仅撤销了处分,还被支部评为“五好党员”,一条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光明大道又展现在我面前。
怀着对党的一颗赤诚之心,我走过了人生的漫漫征程,如今己成为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六十春秋,初心未变;拐杖岁月,意志更坚。在新时代、新使命面前,我要以微薄之力、些小之为,努力爭当一名无愧于时代的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