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拉二胡的“小胡”
最近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和桥镇南新社区(居委)组织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关文娱活动。在一次《家庭演唱会》上,该社区退休教师吴耀康领着一家子同台演唱《我爱我的祖国》,并由吴老师吹笛子、小孙子拉二胡伴奏。小孙子出色的演奏,赢得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见到吴老师孙儿拉二胡的神态,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52年前。那时,我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工程兵部队服役。那年深秋的一天,我被抽调到安徽省金寨县沙河公社参加“三支两军”工作。带队的副指导员让我在每次的公社“三级干部”培训班上为大家教唱革命歌曲,如《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走在大路上》、《贫下中农最爱毛主席的书》以及多首毛主席语录歌曲。
在学习班上,我发现有一位10岁左右的小男孩,坐在会场边上,起劲地拉着二胡,为大家伴唱。他长得虎头虎脑,留着小平头,脸蛋上生着两个小酒窝,很讨人喜欢。休息时,我把他拉到身边,问他叫啥名字。他憨厚地笑着回答,他姓胡,并加了一句,拉二胡的“胡”。我又问:“你这小小年纪怎么会拉这么多的歌曲?”他向我介绍说,爸爸是公社文化站的站长,二胡拉得很好。每次见到爸爸外出演出,心里就痒痒的,下决心要跟着爸爸学拉二胡。一次,见爸爸将一把断了弦的竹筒子二胡丢弃在大门房的鸡窝上,便将它捡了起来,取来弦线,将它重新整理好。从此,他明里暗里跟着爸爸学谱识谱,7岁半那年,他已学会了拉《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海航行靠舵手》、《十送红军》以及安徽黄梅戏歌曲等。持之以恒,天长月久,他成了村子里拉二胡的“二传手”。
我被这位拉二胡的“小胡”的精神所感动。从此,我与他成为了朋友,他也经常到我们集宿地来看我,并且每次都带着他的那把二胡,拉上几首革命歌曲,让大家分享他的快乐。有时,我要留他吃饭,他却坚持不肯,说是让爸爸知道了要挨揍的。
我们在沙河公社参加“三支两军”工作将近八九个月的时间,我与“小胡”的情谊亦更深了。有一天,我竖起大拇指夸奖他,希望他继续坚持拉二胡,长大了带他到部队当一名文艺战士。他听了我的话,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就是那么一句话,打动了他的心。记得那天,我们结束“三支两军”工作要离开驻地时,他匆匆赶来,要跟着我们一起走,他跟着跟着,跑了两里多地。怎么办?我与副指导员只得停下脚步做他的思想工作,说等长大了,到公社征兵时报名参军,实现他的愿望……我们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他,可他仍站在路边的那一头,向我们挥着手……
52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胜似在昨天。今天想到那位拉二胡的“小胡”,不知他如今怎样了?参军没有?二胡肯定拉得更好啦!嗨!想到他,我的双眼湿润了!(和桥镇 朱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