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佳话
宜兴新华社区“睦邻点”串联邻里敬老情 东篱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5-07-29
2006年,宜兴市宜城街道新华社区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爱好,因地制宜,引导建立了4个睦邻点。这批设在小区车库、居民家中的睦邻点,虽然只有几平方米大,却为居民提供了便捷周全的生活服务。目前,睦邻点从最初的4个增加到7个,覆盖楼道25个、960户,占社区总户数的43%。正是这一个个“点”,架起了政府与居民之间、居委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和谐之桥”。
独居不独 晚年幸福
新华社区北门巷睦邻点“点长”潘根娣,看到有很多高龄独居老人生活需要帮助,于是组织5位志同道合的退休职工,与10位独居高龄老人们结对帮困。除经常上门看望聊天排忧解难外,还过好传统节日,做到元宵送吃汤圆;四月八送吃乌饭;端午节送吃棕只、咸鸭蛋;夏至送吃馄饨;中秋节送吃月饼、糖芋头;重阳送吃重阳糕、长寿面;冬至送吃南瓜粥;腊月初八送吃腊八粥,还组织他们参观旧城改造的新变化、新景点改革开放带来的新面貌,这一做就是十年。让独居老人独居不独,晚年生活幸福安康。91岁的刘金发激动地说:“我子女都在常州市区工作,独居在北门巷小区10年多来,受到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照顾。三天两头上门攀谈聊天,经常为我们买这买那,排忧解难,四时八节上门或集中过节,还组织我们旅游观光,能过上独居不独的晚年生活,不是亲人胜过亲人啊!”
北门巷睦邻点,还有一位百岁寿星储烟水是个孤老,李黎旦为储烟水提供的是点对点服务。只要储烟水的保姆回家探亲,李黎旦都主动担起保姆的责任,不仅吃喝全部承包,还帮助打扫卫生、清洗衣物。2013年上半年,储烟水外出散步时摔伤了腿,没法上卫生间,只能用移动马桶,每次用完都是李黎旦帮忙清洗,两年来没有一点怨言。储烟水清贫半生,生活俭朴,居室简陋。为了改善她的居住条件,社区睦邻点还主动与市有关部门联系,一起帮老人粉刷内墙,铺设地板,重新装修厨房、卫生间。去年,她过百岁生日,睦邻点的成员及与她结对助老单位的代表专程上门祝贺。
广场变新颜,群众喜洋洋
新华社区光荣东路广场,10年前广场上,早上夜里停满了车辆,车来车往,尘土飞扬,废气、噪声,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周边住户只能紧闭窗户。车主与居民间关系日益紧张。为阻止车主在广场上停车,居民把花盆摆在场上,车主搬掉花盆继续停车。光荣东路睦邻点“点长”储定一多次召开小区居民会议,商量结果一致认为:场地上要是竖健身器材,可以彻底阻止车辆停靠。年已耄耋的储点长,不辞辛劳,东奔西跑到有关部门协商,很快广场发生了变化:场地平整了,十只大花盆摆了进来,健身器材竖起来了,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了。但是,巿民们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就是不能及时了解家乡的变化,要是在广场前竖一个宣传栏多好啊!储点长又和有关部门商量,同意帮助在广场上竖个宣传栏。经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于2012年10月8日,这个宣传栏终于落成了。储点长把自己订的《宜兴日报》夹进宣传栏供大家看。居民谈小琴自告奋勇主动承担起每天给宣传栏换报纸的工作。宣传栏上的钥匙、吸附报纸的磁铁等等,都是居民自发购买的。“现在这广场可谓是‘旧貌换新颜’了,这都离不开我们睦邻点里每一位的参与,积极配合,帮找问题、出主意,齐心协力,共同解决‘老大难’问题。”社区工作人员说。
小小睦邻点 欢乐大家园
交通小区有7个楼道,65户145人,党小组有30名党员小区居民绝大多数是交通系统职工,但原先邻居交往少,活动也少。在社区居委会的关心指导下,于2011年10月建立交通小区睦邻点以来,邻里亲近起来了,楼道热闹起来了,老人们精神起来了,让老小区变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的欢乐家园。尤其是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每天有29辆车,争抢不足10个停车位。交通小区睦邻点”点长”任振先召集居民征求意见。经过讨论,采取调整小区空地、绿化等多种方法增加车位,并对停靠小区车位收取租金,将收取的租金用于睦邻点活动经费,最终反哺居民。而自那以后,睦邻点也渐渐成为居民们交流互助、集中学习、商量社区事务的贴心平台。
睦邻点还活跃着一批年轻人。马健是紫金名都小区睦邻点摄影组组长。他的相机里记录着小区居民和谐相处的新场景。紫金名都是新小区,基础设施较完备,年轻人很多,生活条件都不错。这里睦邻点的建设注重在“软件”上搞创新。睦邻点和市人民医院合作,定期组织小区居民听取医疗知识讲座;和银行合作,为居民开设科学理财课程……一系列讲座丰富了小区居民知识,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开始搬进楼房,原来的老朋友没了,连对门都不认识了。”小区居民老宦说。但是睦邻点的活动,打破了这一窘境。现在他天天往睦邻点跑,连他两岁的小孙子都认识路了,见着大叔、大婶就爱往他们怀里钻。
分散在广阔自然界的每个人,完全是由于挚爱的机遇才与他人联接。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许多美好的朴素的东西不应淡化,传统的正能量不应弱化,比如邻里好赛金宝,比如互帮互助等等,这些应该是永远的,不因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而改变。新华社区睦邻点治疗着对门相见不相识的“都市冷漠症”,关注人的精神家园,给予人文的关怀,这正是其积极意义所在。
上一篇:冬至慰问情意暖 田犊
下一篇:心态阳光 生活幸福快乐 孙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