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园地
党旗引领我走过60载 戴锡南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6-04-25
我们党已经走过95年的光辉历程。95年的艰苦实践,证明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引领中国人民奋斗前进的航标。
艰难成长。我的家庭解放、个人成长直至退休后健康享老,是紧紧与我们党95年发展历程密切相连的。95前,中国正处于血雨腥风、水深火热、列强欺弱、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我父母亲先后生11个子女(实际成人只有3个),1936年6月,我出生于宜兴范道,作为第八个出生的我,被取名为“息南”(名字中均有“南”字辈),意在要休息不能再生了,直至1952年高塍中学(第一届)毕业时才改为“锡南”。 我的童年生活是在战争的苦难阴影中度过的,在我出生的第二年,日军占领了宜兴,为此我家经常乘船到宜兴北滆湖里逃难,在一次日军扫荡中,母亲在船头上被日本鬼子的乱枪射中,虽经常州武进医院医治但左小腿终生致残影响走路;父亲被日军抓去修筑碉堡等工事,吃的是煤渣饭,住的是露天地,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姐姐到杭州当童工,背纱锭出卖体力度日,后进入塘栖镇崇裕丝厂做工,并从微薄的工资中支持我读完小学与初中。由于家境十分贫穷,当时我选择并考取了享受国家包吃包住包分配待遇的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读了三年中师。是亲爱的党,挽救了像我这样千千万万个苦难家庭。我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昨天,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牺牲的烈士有2000多万,有名有姓的有193万;我们宜兴有烈士868名(含20名无名无姓)。
努力奉献。1955年我在省锡师毕业后,政府与学校号召我们支援苏北文教建设,我作为贫下中农的儿子理应带头报名,被分配到淮阴地区泗阳县农村中学教书5年,当时的学校无砖瓦房、无课桌板凳、无宿舍无食堂无厕所,都是用杂木、高粱秆和麦草搭建起来的临时用房,条件相当艰苦。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没有畏惧更没有退宿,凭着一股满腔热情,不讲报酬不顾家庭,只知道工作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教好每一门课程,赢得师生们的点赞与党组织的信任。之后,我又先后被安排到县教育研究室、文教局、团县委、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工作共30年。期间,我常被抽调去参加“中心”运动和政治斗争,虽然这些“运动”与“斗争”是在极“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但我根据当时党组织的指示和要求,成了“运动”积极分子或“斗争”中的骨干,并向时任众多领导与身边的人们学到不少经验与策略,1959年还在“火线”中入了党。从此,在党组织的栽培下,我逐渐发展并不断进步。在工作上,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一年有200多天在基层调查研究或下乡蹲点劳动(最长时间有一年),那时农村无公路无公交,骑着一辆自带被褥的旧自行车,走在崎岖不平的泥泞小道上,遇到雨雪天气也必须按时到达目的地;在参加社教运动中,工作学习不分昼夜,经常深更半夜访贫问苦,坚持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曾吃过胡萝卜玉米糊、豆饼蚕豆炒韭菜,参加过人拉犁劳动等;同基层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代价。雷锋、焦裕禄等是我们党走过光辉历程中的首批先进典范,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是伴随我成长的强大动力,从他们身上我划清了“公与私“、”情与法“、“利与义”的基本界限,如对待公物,无论什么时候不可触碰;严待家人,无论什么时候不可打开“方便”之门,逐步树立“心中有党,为党尽忠;心中有民,为民竭力;心中有责,敢于担当;心中有戒,为官清廉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回顾我成长壮大的历程,我们今天享受幸福生活,不能忘记过去的艰难困苦。“一切向前看,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习近平语)。此时此刻,我要深深地感谢党和政府的培养,感谢苏北老区人民的抚育,更要感谢遇上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大好时代。
健康享老。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稳中有好、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法制建设稳步推进、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等等。总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有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激发了包括我们老同志在内的广泛社会共鸣:“党心凝聚了、军心凝聚了、民心凝聚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滋味,有了很好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认为这就是十八大以来的最大变化。再拿我家来説,3个子女均有较好的工作和收入,孙辈中有2个大学毕业已工作,1个正在部队锻炼成长。我们夫妻俩有养老金并在逐步增加,平时还享受着诸如高龄补贴、医疗保险、本市出行免费乘公交、外出旅游景点门票全免等优厚待遇。1996年退休后,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委宣传部新闻媒体监评工作、市委老干部报告团工作多年,所有这些对我晚年学习与健脑很有帮助。2010年,市委兴办老干部大学,我率先报名先后学习时政、电脑、保健、烹饪、交谊舞、普通话、文学欣赏、诗联赏析、中国历史等课程,这些对于我“学时尚生活,展桑榆活力;跟时代步伐,树长者风范”,做一个“思维清晰表达好、精力充沛气色好、心情愉悦睡眠好、和谐相处行为好、日常生活自理好、社会活动参与好”的文明健康老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和我的家人生活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里,又看到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在一步一步实现的时候,我坚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复兴梦想,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而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朝阳,喷薄而出”(习近平语)。作为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老人,虽已斑斑白发进入耄耋之年,但未敢忘责,一定要关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作为一名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更要知党、爱党、言党、兴党,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闲谈我退休后的阳光生活 余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