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活动园地

你是我的肩膀,我是你的眼睛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3-05-02

        我叫周洪华,今年79岁。1952年初,在一次抗美援朝动员大会上与比我大六岁的杨杏如相识。当时,他连续两天作报告,也没用稿,受到大家的好评,他的才华给我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影响。后来,在朋友的撮合下,60年前我们结为了夫妻。刚结婚时,我们聚少离多,但每当在一起的时侯,他对我倍加呵护,生活上体贴入微。
        婚后的前30年里,我们很幸福。虽然日子贫困,但家中始终充满了欢笑和快乐。在儿女们的眼里,老杨对他们做人做事的要求非常严格,但生活中又是一位慈祥的父亲,自始至终,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操劳着。我因是独生女,父母把我当作掌上明珠,送我上学,从不让我做家务事。为此,我长大后几乎不会,也很少干家务。我从事会计工作几十年,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顾及家事。 婚后的六十年里,我和老杨从来没有红过脸,家中时常充满欢乐与温馨。在我眼里,老杨是一个既有责任感,又有爱心,又特别有包容心的好男人。在我的记忆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每月只有24斤粮的他,还能省下十斤来给我和孩子们充饥,自己却因此而饿得发晕。在那艰苦的岁月,他为了改善我和孩子们的生活,起早贪黑地去老远的地方割草、去河里摸丝螺,在租住的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小院里养过兔、鸡、鸭等;为了不让我受累,他大晚上的去河边洗被子、衣服…… 因为过去不像现在有电脑、计算机,一切都要手工来完成,我经常要加班加点到晚上十一、二点,他每次都来接我,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每当来接我时,总是在窗外轻轻敲打一下窗户,在外面等着我。有时,因为我白天开会,耽误了做帐,为赶制报表,甚至夜间二点护送我去单位加班。回忆到这些往事,我特别开心。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83年的一天,老杨在下班时突然晕倒在单位的楼梯口,被同事发现,等我赶到时,已被送往医院,幸亏抢救及时,才没有发生意外。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还不如现在,只是输了些液,病情稍有好转就出了院,没有找到病因。但不久,老杨感觉自己的末梢神经开始难以言喻的痛,漫长的就医之路就这样开始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家的生活一下子发生了改变,老杨也因身体的原因,1985年提前离休。那时,我还没退休,每次上下班都要小跑步,把老杨一个人留在下家里,我总是不放心,回到家里还要学着做饭、做家务。在上班时,我一面工作,一面四处打听,为老杨求医。听说针灸能治此病,我就每天一早送他去医院针灸,然后再去上班,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好转的迹象。后来,听说用热敷的方法好,我又每天为他热敷,一泡就是两、三个小时,因为疼痛他夜里不能入睡,我总陪着他说说话,转移注意力,为他减轻痛苦。有时,老杨因病痛常会说一些想不开的话,我又耐心开导他,给他生活的勇气。
        直到1999年的一天,在一次小手术换药时,护士发现他的皮肤有异样,再去医院诊断确诊为糖尿病。从那时开始,我专门买来365天医疗保健的书籍,学习做饭菜。后来,又专门买来血糖检测仪、打针筒,一天三次为杨老打胰岛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杨的身体状况,还是每况愈下。2000年,因糖尿病导致眼睛失明。开始有一只眼睛还有微光,我牵着他的手,经常带他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他觉得不方便,不想出去。常说:洪华,对不起,让你受累了!每当此时,我总会笑着对他说:你是我的肩膀,我是你的眼睛。咱俩谁也离不开谁。到了2006年,失明后的老杨又患了恐惧症,一刻离人,他就会叫唤,行动更不方便。为此,我始终握着他的手,一步不离半寸地守着,有时,要缝个尿布什么的,还把脚伸过去,让他摸着,让他感觉我始终在他身边。2009年的又一脑梗塞,再次将老杨的身体击垮,勉强还有知觉,但小便失禁,大便是习惯性便秘,每天要5支开塞露,然后再用手给他抠,他的吃、喝、拉、撒,这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动作都无法完成,生活根本不能自理。今年四月,杨老再度脑梗,现在重度昏迷,孩子们再也不忍心让我受累,抢着轮流值班,全天候照看,但我照常握着他的手,呼唤着他的名字,希望他能早日醒来。
         这些年,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化在了老杨身上,为他吃、穿、住、行,端屎端尿,白天黑夜都守着他。每当杨老熟睡时,我为他做好吃的,为他洗衣被,缝尿布;醒来时,要为他擦洗身体、端屎端尿,陪伴他。孩子们个个非常孝顺,一回到家里,都抢着服侍老杨。但为了不影响子女的工作,我多年来,几乎没有睡个一个安稳觉,也没有上过一趟街,近十年来就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着老杨。每当有朋友邀请我上街或小聚时,我都婉言谢绝,风趣地说:我在还债,要陪老公。作为夫妻,我认为就应这样恩恩爱爱,不离不弃是应该的,这就叫一日夫妻百日恩。病魔侵袭老杨,他本来非常痛苦,也最脆弱、最需要帮助,这个时候,我只有带领儿女们以真挚感情,不离不弃守在他身边,陪伴、鼓励他,才会激发他生活的信心。为此,在最近的十年里,老杨在我和儿女们的悉心照料下,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我和老杨风雨同舟走过了60年的历程,倘若有来世,我和老杨还会做夫妻,相敬如宾、恩恩爱爱到永远。

 


上一篇:陆瑞娟青少年学雷锋小组慰问离休干部
下一篇:理发师的敬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