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活动园地

抗疫期间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要坚持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0-03-13

3月6日上午,我到家附近的南虹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原本认为那里不需要测体温、出示“锡康码”的,就没有随身携带手机和纸质“锡康码”,结果非常尴尬地被拦在门口,只能回家取了“锡康码”才得以进入。我后面的几位老人也遇到类似情况。这件事增强了我的“锡康码”意识,提醒我在新冠肺炎抗疫阻击战中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必须坚持。

通过一个多月以来的疫情防控特别是个人防护,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有所增强:行走在马路上,几乎人人都戴口罩;遇到人多时主动不聚集;遇到熟人时只打招呼不“逗留”交谈;“宅”家时,很多人通过网络获得关于防疫等方面的医疗卫生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疫情防控本身就是一堂健康生活教育课。由于疫情,居民的健康素养得以提升,也将有利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守护健康需要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促进人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居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使居民不生病、少生病,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人们关注疫情形势变化的同时,也了解了病毒感染机制、传播途径等医学知识,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居室多通风等卫生习惯。从健康的角度而言,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真正担当起社会健康第一负责人的责任。抗击疫情是一场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更是一场革命,一场人类同落后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的较量。经历这次疫情,我们还要下决心改掉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到人员多的窗口办事不排队甚至乱插队、公共场所随意吸烟、捕杀和滥食野生动物等不良陋习。

守护健康需要强化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疫情期间,多家商场、超市、银行窗口和车站候车等场所强调“一米线”标识,引导人们按照一米安全距离排队或就座。笔者认为,“一米线”是健康线。新冠肺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人与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飞沫传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一米线”也是文明线。它不仅是为了保障防疫安全,也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也是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一米线”不仅要存在于公共场所,更应该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们个人素养和公德意识的高低;它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人们的文明水平和规则意识的长短。如果每个人都由着性子,无视规则与公德,公共秩序就会大打折扣。文明养成体现在点滴小事中,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健康素养,更好筑牢全社会的健康防线,自觉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像在疫情防控中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锻炼的好习惯一样,我们一定能朝着全民健康的目标全力前进。(市委宣传部 戴锡南)


上一篇:抗疫战赋
下一篇:为享有这种“特权”的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