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活动园地

纵览世界历史 品鉴文化魅力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世界历史从头读到尾》读后感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0-09-14

·“书香溢晚霞”征文·

                   

二十年前,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一个代表就是要求全体党员争做“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当时我想,总书记怎么会把先进文化作为一个代表提出来?文化有这么重要吗?

   六年前,党中央又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命题。习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通过阅读《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和《世界历史从头读到尾》两本书,领悟到了两位总书记的高屋建瓴和深思熟虑,也品鉴到了文化的魅力。

江总书记在《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序言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诗、书、礼、乐、医、教、技等相当发达,是礼仪之邦。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一词的含义是: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本意是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在先秦时期是对中原地区的指称。到了春秋时期,随着民族交流的增多和深入以及华夏文明的扩散,在中原周围分布的少数民族如蛮、夷、狄等等也开始了被汉民族同化和融合的历史进程。西北的秦国和南方的楚国和吴越,表现尤其明显。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但他从执政开始,就注意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注重度量、货币、法律、社会制度的统一,很多少数民族在这个时期接受汉文化融入汉民族共同体,也促进了汉民族的发展壮大。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击败中原王朝、击败汉族政权,入主中原,建立新的王朝,如北魏、元朝(蒙古)、清朝(女真、满族),但因为华夏文明和汉族文化的先进性,汉族的“亡国”变成了疆域的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及其政权被进一步汉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匈奴、鲜卑、羌、高车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矛盾比较紧张,但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汉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蒙古骑兵征服欧亚大陆时实行屠城政策,但进攻汉族时,被汉文化所折服,看到了“必行汉法乃可长久”的客观现实,放弃了屠城,也放弃了蒙古落后的生产方式而吸取中原先进文明,并注重吸收汉族士大夫参与国家决策。元朝宗王阔端与藏传佛教萨巴派首领萨班,以共同信念佛教为纽带,以忽必烈封法王八思巴帝师为契机,笼络佛教上层人物人心,没动一兵一卒就实现了对西藏的直接统治,也提高了佛教在中国的地位。元清两朝少数民族的变迁和宗教文化及生活习惯的变化,萨满教和满族的没落,体现了优秀汉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魅力,也验证了习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也体现了文化软实力的超强战斗力。

汉族的优秀文化,不仅同化了周围的少数民族,而且通过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唐玄奘取经、鉴真东渡等等,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缅甸等周围国家,深刻影响了这些国家民族的生产、生活和习俗习惯,显示了汉族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翻开世界历史的画卷,能够看到更多辉煌灿烂的文明。

说起古埃及,很多人只知道它在非洲,是一个阿拉伯国家,有木乃伊和狮身人面像,却不知道它是世界历史的起点,是西洋文化的发源地。古埃及人在5000多年前就发明了24个文字,是现代西洋各国文字的始祖,同时也发明了世界最古老的笔和墨水。现在世界各国使用的阳历也是埃及人在6000多年以前发明的。“铁打的古埃及,流水的新主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轮翻侵略,做古埃及的主人。但王国虽灭,文明不亡,埃及的文化后来传播影响到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传播很广。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三大宗教。因为各自都有教祖、信徒和严格的建教理论、教规,从创立之初就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传播和响应。佛教提倡善德,基督教提倡博爱,伊斯兰教提倡顺从,这些思想不仅迎合了各时代统治者和大众百姓的要求,也符合当代社会管理的要求,被各个国家和很多民族所接受。

早在14世纪,中国还在封建社会的时候,欧洲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和精神文明为特征的“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文学艺术、绘画、建筑、哲学、法律、教育、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伟大转折。800年前,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就相继建立,为现代教育奠定了基础。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又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政治制度和民主法制也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欧洲很多国家对外侵略和扩张,向殖民地人民输出先进的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制度,使殖民地社会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欧洲国家的语言、文化也被其他很多民族接受和采用。曾被殖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都是比较先进的,都得益于先进文化的引进。

读世界历史,让我明白了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文化是一个群体(国家、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等。狭义上,对个人来说,有或者没有文化,是指个人受到的教育程度。广义来说,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念、风俗、道德情操、文学艺术、法律、历史、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等。文化是人类行为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淀,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己、思考自己、精神得以寄托的框架。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生存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阅读中国历史,看到了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在民族斗争和版图变化中,汉文化的经久不衰和蓬勃发展,体会到了文化是民族的根,是国家的魂。通过阅读世界历史,看到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在国家和民族博弈中的作用,看到了欧洲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看到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依然那么傲立、灿烂。

谁拥有了先进的文化,谁就有了坚强的软实力,就有了光明的未来。我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作为共产党员,理应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自觉提高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不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做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为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周铁镇 杨小新)


上一篇:君明臣直 何忧不治 ——读《习近平讲故事》后感
下一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美诠释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