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活动园地

高寿的雅称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0-11-23

眼下,退休老人中追求高寿、高品质生活的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寿老人历来有很多雅称。文绉绉的期颐、鲐背、耄耋等,已属阳春白雪。而古人还借助汉字字形之奇特,提出了“喜寿”、“米寿”、“白寿”、“茶寿”等更为别出心裁的称谓。

通俗点儿说就是用了象形法。有一次,华罗庚先生请教郭沫若先生,如果高寿老人岁数未到整数,如只有77岁、88岁、99岁,怎么称呼呢?郭老回答说:“77岁叫‘喜寿88岁叫‘米寿99岁叫‘白寿’。”郭老进一步解释说:“‘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是三个字谜。‘喜寿’可猜谓‘七十七岁’,因为‘喜’字的草体便是‘七十七’三个字组成。‘米寿’可猜谓“八十八岁”,因为‘米’字上中下为“八十八”组成。‘白寿’可猜谓‘九十九岁’,因为‘白’字是那‘百’字去‘一横’,即为‘九十九’。还有一个‘茶寿’,析茶字便知:茶上草头代表‘廿’,下边的‘米’代表八十八,合为108岁,‘茶寿’就是108岁的高寿者。”郭老风趣地揭开了“喜寿”、“米寿”、“白寿”、“茶寿”的谜底,进一步丰富了寿文化,一举两得。据传说,最先起名“白寿”的是启功先生。

无独有偶。有一次,冯友兰和季羡林两位大师相遇,互相鼓励:“岂止于米,相期以茶。”然而在当时,茶寿谈何易,二老均未能达到。现如今社会快速发展,医疗保健等技术发达,逾百岁者以达数万之几计。

笔者从“雑”字简化中还想到,一个杂字是九、十、八三字组成,可否称之为“杂寿”,以喻九十八岁?于是我把冯季二老的祝愿补充为“岂止于米,相期以杂,眺望于茶”,三段论,与现代社会生活更为贴切。杂寿,吃点杂粮杂食,爱点杂文杂玩,多点杂活杂乐,庶几无憾耳。(市委宣传部 戴锡南)


上一篇: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感想
下一篇:农村奔小康 农民圆梦想 ——讲述家乡脱贫致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