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活动园地

让古镇文化研究自觉融入和桥经济社会发展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0-12-23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古镇老街是传承文化、承载历史的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理念和实践都有重大发展,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全社会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保护综合效益日益显现。2019年5月,宜兴市古镇文化研究协会和桥分会应运而生。分会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助力和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古镇文化研究如何进一步融入和桥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必须联系和桥历史文化、水乡特色、人物故居、红色基地等,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扬弃中创新。只有这样古镇文化研究才能有所作为。

一是要做好水的文章,让古镇“灵动”起来。和桥位于滆湖之畔,河多、桥多,川流不息的河水,是联结远古和现在的血脉;古镇老街依水而建,万物生灵靠水而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些与古老的和桥根脉相融的河水赐予了和桥人才华和精气,使得这个江南文化古镇在一千多年的绵长书卷里,写下了一代又一代的精彩故事。拓宽改造的运河两岸,“一条河、两面街、三座桥”当年古镇老街的模样依稀可见,只是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更加现代时尚;2015年重建的永宁桥静卧在顺渎河口、中兴桥傍,河水流过桥洞,告诉人们要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和善才能和美,千年古镇因它的传说得以冠名;小桥流水人家的沿河两侧民居店铺,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东横街的繁华,很容易勾起老和桥人那份“楼头窗口可对饮,街心摆椅能作弈”的情怀。沿着运河这条全镇生息所系的水脉,最近,政府投资近2000万,尽心打造全长1.5公里,规划建设20个分区、8个主要节点的“沿河水韵公园”;这种继承和发扬,保护和发展,让古镇文化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正是古镇文化研究保护的范例。

二是要讲好人的故事,让古镇“精彩”起来。漫步南新老街,东坡海棠园、吴冠中故居、苏南太滆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一个个经过修缮保护的历史文化遗存,如同一扇扇历史之窗轻叩着人们的记忆,讲述着和桥先贤、英雄的精彩故事;投资近千万元、占地两万多平米,由原和桥公园改建的“党建文化公园”,成为全市镇级面积最大、形态最美的“城镇客厅”,成为生态文明和古镇文化元素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全面展示和桥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景观的靓丽窗口。在这里,你可与从和桥走出去的两院院士对话,与中国好人、江苏省好人握手交流。古人、今人一起演绎历史文化名镇别致的“和桥样本”。南兴桥堍,那棵苍天古银杏,树干粗壮敦实,宛若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写满了历史的沧桑印记,但它的枝叶却茂盛如新,每年都会有白果飘香和满地金黄,把和桥千年的风霜巨变,都烙刻在了这棵古树缠绵密集的年轮里,把和桥的百代精华,都吸纳进了古树悠远绵长的根脉之中。回望历史的足迹,和桥名人辈出,为和桥的世代子民留下了厚重的历史人脉和吟诵不绝的秀美诗篇,在悠长的岁月中灼灼生辉。这些,正是古镇文化研究所要发掘和书写的华丽篇章。

三是要唱好古的风韵,让古镇“厚重”起来。和桥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江南特色的古桥百余座、庙宇庵堂30多座;有明崇祯时建造的“状元楼”、明清古街、碑刻20余方等代表作。还有苏东坡手植的西府海棠、500年古银杏以及大量的古刻木雕,每一件都是厚重的文化积淀,每一件都有一个久远而神秘的古老传说。古镇的脚步像岁月的针线,把它们缝缀起来,组成了一幅历史的云锦,年代越久,这幅云锦越显得珍贵和厚重。搜集、整理、挖掘、保护和桥古镇的文物古迹,是古镇文化研究的题中之义,重中之要。

和桥镇之所以能从一座千年古镇蝶变成为现代化新型集镇,是在于和桥镇历届党委、镇政府面对科学发展新时代的要求,坚持实施“产业、城镇、生态、文化”四轮驱动,始终将古镇文化保护与生态宜居建设作为和桥发展的核心价值。正如党委书记钱婧所说:和桥的追求,既要经济率先发展的“金山银山”,又要记得住乡愁的“绿水青山”,让每一位走进和桥的人,都能感受到古镇文化和新时代城镇完美结合的双重魅力。

因此,古镇老街的保护,古镇文化的研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古镇老街,留住古镇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古镇老街的保护,古镇文化的研究必须牢固确立保护与发展并存的理念,自觉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两种指标的关系,克服经济发展是硬指标,古镇文化保护是软指标的模糊认识,纠正重经济发展,轻古镇文化保护的倾向;二是处理好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克服抓经济建设易出成果,抓古镇文化保护难见成效的模糊认识,纠正只看到经济建设的数量化,看不到古镇文化保护的潜移默化;三是要处理好条与块的关系,克服抓经济发展和抓古镇文化保护互不搭界的模糊认识,纠正你抓你的,我抓我的,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把古镇文化保护同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年初统一规划,平时结合去做,年终一起考核,组织不断线,工作经常化,经费有保障。

古镇老街的保护,古镇文化的研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和桥古镇文化研究分会,是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求实精神的社团组织,要勇于担当,善于建言,敢于发声,为古镇文化研究献智,为老街文化传承出力,为“强富美高”新和桥吟诵,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讴歌。“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新时代和桥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前程似锦,大有作为。(和桥镇 江海良)


上一篇:感悟人生,不忘初心跟党走
下一篇:感恩之心献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