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面书记的古道热肠
1993年春夏交替之际,我们文化系统迎来了一位新书记。看他的面容,一脸严肃,不带一丝笑容;听他的说话,铿锵有力,不带一丝柔软;观他的行事方法,雷厉风行,不带一点拖延。当时全系统干群一致认为来了一位冷面书记,于是大家见他如见老虎一般,总是躲得老远,不敢与他说话,不敢与他碰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冷面书记,一到任就不顾自己身体欠佳,天天跑基层、察民情、抓实事,将前期遗留的问题一一妥善解决,将改制下的困难职工尽最大努力安置。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冷面书记却有着这样一副古道热肠。职工有什么困难,只要让他知道,他一定竭尽全力帮其解决;职工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他知道,他总是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市锡剧团有位德艺双馨的名演员,艺术造诣一流,屡屡在省内外得大奖,与他同出道甚至晚出道的省市级演员都已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了,而这位名演员因为处在县市级而迟迟评不上,为了让这位名演员评上应有的职称,得到该有的荣誉,这位书记十多次上南京,一次次跑相关部门。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省里真的为这位名演员评上了名至实归的国家一级演员。有位职工家里发生了火灾,书记除了给予适当的补助外,还带头组织捐款,帮其渡过难关。
类似这样为职工谋利益的事在他身上比比皆是,而其中最令人感动的,还是这位书记拼尽全力救助两位职工的事例。2000年初,一位文化科科长在下班途中骑自行车下坡出了大车祸,后脑勺着地,当时就不省人事。这位书记得知情况后,立即调动全局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参与抢救。为了减轻家属负担,考虑细致周到的他在统筹好部门工作的同时,组织全机关人员轮流值班,照顾这位科长。期间,这位书记也坚持每天跑医院,与主治医生直线联络,询问了解最好的抢救方案,真正做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这位书记的悉心关怀与大力支助下,经过五、六天昏迷之后,这位科长慢慢苏醒了,两、三个月后可认识人了,两、三年之后还能写作出书了。所有一切奇迹的产生,与他遇到一位好书记、好领导密不可分。在这位科长遭遇事故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位文化馆馆长也因饮酒过度脑出血,生命危在旦夕。这位书记得知情况后,也用同样的方法,全力以赴、为其奋力抢救,当地医院解决不了,就果断送到外面的大医院,聘请一流脑外科专家。在这位书记全程的参与和支持下,在死亡边缘上挣扎的馆长又捡回了一条宝贵的生命。两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职工,都将这位书记当作救命恩人。
书记心里装着职工,职工也同样感恩书记。有道是“行了春风有夏雨”,尽管这位书记已离开领导岗位十多年了,但他依旧是文化系统职工心目中的好书记、好领导。最近几年,他发挥余热,办了一个锡剧研究会,许多退休的“老文化”干群、文化站站长纷纷来到这个组织,心甘情愿当文化义工,为锡剧事业的振兴添砖加瓦、群策群力。这都是这位好书记在任时种的善因而结成的善果。一个时时处处心里装着职工的好书记,职工怎能不拥护、不爱戴呢?
冷面书记尽管没有和蔼的笑容,没有甜蜜的语言,但是他用一副古道热肠,为群众和职工办实事、办急事、办难事,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而他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是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只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才会百年常青,才会万寿无疆。
这位老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千千万万的好书记中的一员,他就是宜兴市原文化局党委书记周良君。(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邵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