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活动园地

从宜兴旅游发展看建党百年新成就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1-09-06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刚好也是宜兴善卷洞、张公洞开发百年之时。那时,宜兴就开始打造“旅游景点”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几代宜兴领导及旅游人的奋斗努力下,宜兴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至强,宜兴也一跃成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唐代诗人卢仝的一句诗“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至今让山水宜兴名闻天下。宋代苏东坡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他不仅在宜兴买房产、栽海棠、建书院,还极力将美好宜兴推荐给好友和游人!“游圣”徐霞客更是陪母亲到善卷洞一游。来过宜兴的达官贵人、骚人墨客、文人雅士都对宜兴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赞口不绝。有着“三山二水五分田”“陶洞竹茶”“山清水秀”的自然禀赋和“四状元十宰相”“千名教授一故乡”“无宜不成校”的人文气息,“怎不说俺家乡好”!当年善卷洞“华藏门”有一幅对联:“结个茅庵留客住,开条大路与人行”,我们的前辈大概也是有先见之明,想给后来的游人提供方便吧!

可是,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没有和平哪来“旅游”?没有温饱何谈“旅游”?尽管宜兴善卷洞、张公洞因储南强老先生倾家财之开发,于民国二十三年举行游览通车典礼正式开放了,但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几乎毁于一旦!1949年,宜兴刚解放,县政府就委派专人管理善卷洞、张公洞。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改革开放,给宜兴旅游带来了发展的东风。1978年春天,中国旅游的黄埔军校“江苏省旅游学校”在宜兴湖氵父落成挂牌并迎来了中国旅游专业第一批莘莘学子。1978年开始,县政府着手增辟和修复玉女山庄、灵谷洞、慕蠡洞、太平天国王府、周王庙、瀛园、东坡海棠园、龙池山自然保护区等景区景点……1979年5月,江苏省旅游局拨10万元专款开发灵谷洞,9月10日开工,总耗资57万元,于1982年7月1日向游人开放并通车,向党的生日献礼!

1983年2月,两个少年发现一个石洞,8月,县政府批准湖氵父乡、岗下村联合开发;1986年7月,宜兴又一新景点正式开放,因范蠡西施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取名“慕蠡洞”,后又开发了“西施洞”;1984年4月,玉女山庄破土动工;4月17日,县政府成立“兰山休疗养院建设管理处”,征地650多亩;1987年10月20日,青海石油疗养院落成使用;12月10日,黑龙江农垦疗养院落成使用;1990年,宜兴“五洞一潭”全年接待游客168.72万,门票收入303.04万元,其他收入65万元。

1990年10月5日,由江苏省太湖办主管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总体规划方案”经专家认证通过初稿,这应该是宜兴历史上第一部旅游规划!1990-2005年,宜兴编制《宜兴市旅游业发展规划》4次,2004年编制的《宜兴市旅游总体规划(2005年~2025年)》,范围从原来的“阳羡风景区”扩大到全市,为打造“城市即旅游”的概念奠定基础。

1995年7月31日,宜兴市旅游园林管理局成立,宜兴终于有了市政府旅游园林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同月,宜兴市旅游学校成立,宜兴旅游有了培养人才的基地。12月,市政府成立了“宜兴市发展旅游业领导小组”,市长戴解平任组长,副市长沈根福、杨亚君、丁其法任副组长,局长谢伯松兼任办公室主任,可见当年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已经高度重视了。

1998年,宜兴市人大第十三届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阳羡景区建设管理,积极发展旅游业》的议案,把旅游业列入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彻底整治重点景区交通道路、环境绿化、经营秩序。这对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旅游经营条件、营造美丽宜兴形象具有里程碑意义。1999年宜兴市竹海风景区(竹海公园)开放,当年接待游客71.67万人次。城区到竹海、善卷洞的两条旅游专线班车开通。2000年,宜兴市成为全国第2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1年10月,市委、市政府明确“宜兴市旅游园林管理局”为市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同年,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一山一水”工程,即龙背山森林公园、团氿风景区(宜园),并于2002年建成开放。从此,“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景中”成为宜兴旅游的城市名片。同年,善卷洞风景区成为宜兴市第一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尝试经营权租赁5年,为宜兴市旅游景区改革管理经营体制开了先河,也为慕蠡洞、灵谷洞、玉女山庄以及宜兴宾馆、外事车队、宜兴中国国际旅行社、古典园林建筑公司等旅游企业深化改革积累和提供了经验教训。

市委、市政府在督促指导旅游企业加快推进改革的同时,一是注重旅游景区的改造升级:2002年5月,市政府投资3056.67万元实施宜兴竹海风景区二期开发,在2003年4月26日,一个特殊时期竣工开放;二是注重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2005年10月5日,宜兴大觉寺奠基开工,2007年5月一期完工开放;2007年,市委提出“旅游振兴”发展战略,并且在湖氵父镇设立“阳羡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明确要求“工业建设要服从旅游开发,农业发展要服务旅游开发,群众生活要适应旅游开发”,这样就确定了湖氵父镇的产业发展方向,也为今天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乃至“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成功创建奠定了基础。

继 2006年5月23日“梁祝传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兴成为“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之乡”后,2007年3月,宜兴“梁祝传说”又被江苏省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月19日,善卷洞风景区又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研究基地”。继2006年举行“上海百万市民游宜兴”活动,2007年7月19日,“百万南京市民游宜兴”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8月21日,第二届宜兴旅游商品评展活动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开展,9月28日,宜兴中国国际旅行社升格为“出国出境游组团社”。2008年,善卷洞前区改造竣工,陶祖圣境成为宜兴第四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宜兴宾馆成为第一个五星级酒店。2009年,开始构划“宜兴旅游五大板块”,乡村旅游成为新亮点,“云湖风景区”开工建设,善卷洞通过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2012年4月,以“传播素食文化,倡导绿色生活”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宜兴国际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在大觉寺举行,2015年5月,“中国梁祝文化论坛”由市政府与《光明日报》在善卷洞联合举办,《梁祝的起源与流变》出版首发,四省六地“梁祝研究会”一致通过“梁祝传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倡议书》。从2009年蒋云龙《荆溪十景诗画集》开始,《宜兴菜典》《美食美器宜帮》《行旅宜兴》《云游宜兴》《善卷洞》等一批宜兴旅游书籍相继问世。

从2010年开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直接关注下,在“中国陶都·陶醉中国”这一城市旅游形象的不断提升下,宜兴旅游进入了大投入、大项目、大开发、大发展时代:从市政府加快旅游基础设施、交通道路改造,投入数亿元再次改造宜兴竹海风景区、善卷洞风景区,到斥巨资建设东氿宜兴市文化中心,从融达集团打造的“中国陶瓷博览中心”投入使用到雅达国际等投资210亿建设阳羡国际旅游度假区(溪山小镇、窑壶小镇),还有灵山集团投资200亿开发“大拈花湾”,无一不是令宜兴人民交口称道、引以自豪的大手笔!

到2019年,宜兴有8个国家AAAA级、3个AAA级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1个“中国文化民间艺术之乡”(丁蜀镇)、4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湖氵父、西渚、太华、张渚)、13个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3个省级自驾游基地(阳羡、云湖、百畅)、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兴望、绿缘、现代农业观光园)、45个省级乡村旅游区(点)、36家旅行社(四星1家、三星5家、二星7家)。现在的美丽宜兴,在“全国文明城市”的闪亮光环下,还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等旅游城市名片。几十年来,宜兴旅游从单一的“溶洞旅游”“门票经济”到“全域旅游”“综合旅游经济”,实现了旅游业发展质的飞跃。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296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1.44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7.34%。

宜兴旅游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有英明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有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正确引领!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孙选平)

上一篇:永恒的大学 永远的歌
下一篇:“石富民和”逐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