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建设”。当前,老干部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继续参加学习、丰富晚年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因而老年教育也日益受到欢迎。
杭州老干部大学,是面向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及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而开办的老年教育机构。学校设有书法国画、保健养生、外语文史、摄影技能、声乐舞蹈等五个系,并建立了涵盖艺术团、书画院、讲师团、摄影研究会、菊圃诗社的老干部金秋艺术院。已成为杭城离休干部和机关退休干部晚年学习文化知识的首选。
近日,杭州老干部大学的秋季招生工作经过3天的奋战,已圆满完成,共有1138人报名1202门课次,至此在校学员已达4080人次。与往年一样,总是有部分老同志会提前一天就到学校排队等着,报名现场十分火爆。学校为了应对火爆的报名场面,事先做好了充足准备,从延长报名服务时间、按所选课程分类报名、设定最多选课数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有效缓解了报名拥挤和紧俏课程难报等问题。尤其对部分提前一天就来报名的老同志,工作人员尽量劝他们先回家,明天早上再来,实在劝不动,为了确保安全,就启动应急预案,打开事先准备好的休息室和空调,让他们安心地坐在休息室里等。不得不说,每次报名,学校安全工作压力甚大,同时又很感动,感动的是老同志们对上老年大学的渴望、对继续参加学习、丰富晚年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后阶段,是一项开创性、公益性的事业。1985年,杭州老年大学(现为杭州老干部大学)创建。至今,共有5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登用,其中3篇论文先后应邀参加在日本东京、香港、北京召开的国际会议交流,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杭州地区特色老年教育的路子,也为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鉴经验。与此同时,学校先后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创建了余杭、富阳、萧山等13所杭州老年大学分校,初步形成市—县(市)区—镇(街道)的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为杭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探索了有益经验。
创办至今,在杭州老干部大学学习的老年朋友累计入学达10万余人次。他们当中既有从学校创办开始来校学习到现在的;也有一家子结伴来校上学;更有不少夫妻同桌、母女同班、父子同校的例子,是我市老干部“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真实写照,是“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生动诠释,也是基层对中央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的积极贯彻。我们也看到,在杭州老龄化社会延伸10余年之后的今天,在物质养老不断得到满足和进步的过程中,养老中的精神慰藉很自然地成了杭州市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热门议题。随着社会化的大步前进,传统的以家庭亲情维系养老中的精神慰藉日显乏力,而正在兴起的以社会活动为支撑的文化养老已让广大老年人体验到精神慰藉的力量。今天的杭州老人把进入老干部大学学习,作为自己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原因就是在老干部大学的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了文化养老的幸福与乐趣。老干部大学的这种文化养老功效已越来越被社会认同和重视,同时,杭州老干部大学也将承担着打造学习型城市与文化养老的部分重要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