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交通老同志“喜谈科学发展新变化”侧记 近日,市交通局老干部党支部别开生面地举行了“讲科学发展、话改革发展、看交通巨变、谈个人感受、迎祖国生日”为主题的座谈会,进一步激励了广大老党员、老同志,发挥“五老”作用,致力交通科学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的主动性、独创性、创新性、持续性。 科学发展是促进现代交通创新跨越的重要保证。为深化这次主题教育活动,首先,由宜兴市交通局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朱焕伦同志,向大家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通报了今年以来,宜兴市交通系统在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交通行业管理、交通经济工作、交通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认真部署了下阶段的老干部工作。与此同时,坚持紧扣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与会的20多名老党员、老同志,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和亲身感受,以及宜兴交通发生的巨大变化等,满怀真情、畅所欲言,用事实印证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年逾七旬的“老局长”任振先同志满怀深情地讲,宜兴交通和祖国60年的巨变,令人振奋,鼓舞人心。解放初期,宜兴交通只有几辆车,交通并不发达,宜兴只通常州、无锡两班车。起步于80年代的宜兴交通公路建设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进入了发展时期。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宜兴交通,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领导的关心度、社会的支持度、经济的支撑度、群众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持续提高。现年87岁的离休干部杨生坤动情地说,70年代来到交通局时,全市交通系统只有6辆货车,后来搞到了一辆小车。现在的交通工具档次之高、安全舒适度之好,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老干部钱夕清形象化地比喻讲:“过去,解放初期的宜兴交通少差慢;现在,科学发展的宜兴交通好优快,让全市人民共享小康社会的福祉。”曾被宜兴交通干群称之为“宜兴交通‘活地图’”的“无锡市劳动模范”--老同志徐国兴,自1951年来到宜兴市交通局后,一直从事交通工程工作,他在交通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一辈子,直到九十年代退休。他动情地告诉笔者:“过去外出搞公路勘察和现场设计,是靠两条腿走路,每天少则要走50多华里,多则要走50多公里,一年365天常常如此,从来没有节假日和休息天。在过去的艰苦环境和条件下,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只有全心全意地搞好交通本职工作。为了建设便捷通畅的现代交通而不解努力着。现在虽然各方面条件好了,仍然需要发扬光大那种‘不怕吃苦、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交通‘四不怕’精神,为构建现代交通而多作奉献。”许国俊、路久成等长期工作在交通一线和管理岗位上的老同志,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讴歌了宜兴交通科学发展的成长历程和取得的骄人成就。这真是:科学发展满院春,交通发展暖人心,发扬传统促大干,多作奉献迎国庆。(宋立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