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高塍镇老干部点赞家乡在改革开放40年中的新变化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8-07-17
高塍镇老干部党支部近期分三次组织老干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小型座谈交流活动,以“家乡高塍在改革开放40年中的新变化”为主题,畅谈所见所闻,以此表达大家对改革开放后,家乡取得卓著成绩的点赞。同志们在座谈交流中有一种共识,认为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英明决策,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使国家从‘站起来’步入了‘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新阶段。大家列举了家乡40年来的沧桑之变,以小见大印证‘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综合同志们的发言和书面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新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最令大家感到欣慰。
经济建设得到了腾飞式发展。改革开放前,高塍以农业经济为主,以‘售粮大户’出名。在‘改革开放’春风中,高塍以环保产业为龙头,开始发展工业经济,从最初争取实现‘亿元乡’目标起步,发展到目前已成为全市名列前茅的工业经济主要乡镇,完成了从小到大的经济发展大跨越。2017年,高塍工业销售收入达到了640多亿元。弹指40载,经济大数据翻了数十倍。高塍工业经济腾飞式的持续壮大为全镇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原动力。
交通建设得到了历史性突破。据高塍镇镇志记载,高塍在宜兴地区称得上是一个历史名镇,但交通闭塞。‘改革开放’前,对外每天仅有一班‘轮船’到宜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高塍与周边乡镇、县城先后建成了数条泥石车道,根本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时代的车轮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镇的交通道路建设步入了快车道。现在,纵观全镇,农村的泥泞小路都建成了宽敞的水泥、沥青车道,镇区内多条标准的黑色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现在市内公交班车已通达各村(社区),私人用车可直接开到家门口。40年间,全镇交通道路建设的突破性发展,既方便了人民大众,更为全镇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插上了翅膀。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划时代提高。‘改革开放’40年,人民大众得到了丰满的实惠,享受着可人的福祉。现在,人民群众日益富裕起来,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人都享有社保、农保、劳保、医保、低保等多种到边到岸的生活保障,不经意间,家乡人民随着时代的变革,告别了‘温饱’年代,走进了‘小康’社会。没有‘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小康’目标的实现还不能来得这么快速。
生态环境得到了普遍性改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镇政府注重了生态、环境方面的系统工程建设。在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镇财政长期坚持拆以重资配备硬件设施,组建环卫队伍,建立监管制度,确保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范围内生态环境现状有了普遍性的改观。条条道路干干净净,所有河道河长负责,绿化地带花树苁蓉,亮化工程不留死角,垃圾处理普及全镇。如今的高塍镇真可谓旧貌变新颜,不负‘国家卫生镇’盛名。
此外,老同志们还对家乡其他方面在‘改革开放’40年中所取得的的喜人变化给与了充分肯定。通过座谈交流,进一步加深了老同志对家乡的热爱、留恋之情。一致认为:人生虽至晚年,但是生活在美好的家乡,使人倍感晚年生活的幸福,油然增添了延年益寿、多享家乡福祉的期盼。表示一定要珍惜晚年生活,发扬‘夕阳红’精神,继续为家乡实现‘强富美高’新目标的各项工作发挥余热,作出力所能及的微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