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党建
“十三五”规划纲要学习体会 戴锡南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6-04-05
党的十八大
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接着,召开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十八大目标进一步确立“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样,我们党对治国理政有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今年“全国两会”的主题主线,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期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立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新发展理念,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谋篇布局角度看,《纲要》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特点一:发展新理念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十三五”规划《纲要》,从指导思想、发展理念、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发展新理念,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纲要》的篇章布局。整个《纲要》分为20篇、80章、237节、25个专栏,约6.6万字。整个篇幅比“十二五”规划多一些。除了第一篇相当于《纲要》的总论,最后一篇相当于实施的落实保障要求外,从第二篇章到第七篇章着重强调创新发展和可以激发增长新动力的发展领域,包含了技术创新体系、体制创新要求、产业创新目标等;第八篇、第九篇强调了协调发展,包括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第十篇着眼于绿色发展,着力于生态环境建设;第十一、十二篇强调开放发展;第十三篇至十五篇着眼于共享发展。
这么多篇章不惜笔墨,强调的都是经济领域的发展,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第十六至第十九篇强调了文化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包括党的建设领域),以及国防与经济融合发展领域的改革,这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些规划领域也一样体现了发展新理念。
特点二:拿出了一份清晰明确的“责任清单”。
为了使这份规划更加具体明确,与往常的五年规划一样,《纲要》首先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共25项,其中11项预期性指标和14项约束性指标,弹性目标和硬性指标一目了然。除了篇章设计的大体例之外,每一章还分设了若干节,在相应章节还附录了25个体现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相关具体目标要求的知识性指引性专栏。《纲要》章节的具体逻辑完全是针对需要落实的发展规划,形成“以发展理念引导规划思路、以发展思路明确规划要求,以目标要求落实具体举措”的规划脉络。
这样的安排,无论是涉及未来五年发展的经济、生态、文化、社会、政治(党建)和国防军队建设的哪一个具体板块,都有具体的规划指向、鲜明的发展目标和详细的工作举措,让人感觉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其实就是一份明明白白、清晰具体的“责任清单”。
特点三:新思想、新战略令人耳目一新。
通读规划《纲要》全篇,不仅让人感觉这是一份强调‘发展’的规划,也是一份能够激发潜能、鼓舞人心的‘创新’规划。”全文包含了大量新思想、新概念、新战略、新范式、新工程等。比如,第六篇专门规划“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第7章阐述“双创”提出要“全面推进众创众报众扶众筹”;第16章提出要“改革金融监管框架”;第41章阐述“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第52章强调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等。这些当前媒体聚焦、耳熟能详的热词汇,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的具体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综上所述,“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一个重要《纲要》,是为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并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的五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