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老干部党建

道德教化是传家之道 戴锡南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6-02-22
  西方一些学者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指标:权力、金钱、声望。而在中国,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指标除了权力、金钱和声望,还要包括子孙后代。如果一个人功成名就,但是后继无人,在中国文化中也算不得十分成功,所谓“家道兴 ,看后生”。
  对于家庭和家族延续来说,传宗接代只是最基本的,品德与良好家风家教的传承才是真正意义的“薪火相传”。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也就是说,从家庭和家族延续来看,道德能够传承十代以上,其次是耕读和诗书,而富贵传承不过三代而已。正是出于后世福泽和家庭传承的考虑,传统社会的人们更注重对后代的道德教化。我的父母亲与比我大8岁的大姐,他(她)们从我读小学、初中、师范直至工作,都始终勤俭持家、言传身教、道德教化不断;我对我的3个子女以及孙子、外甥、外甥女,也始终延续我父母亲与大姐的谆谆教诲,并有针对性地充实一些诸如“名人名句名段”、“道德修养箴言”中有关诚信、友善、民主、平等、和谐、法治、责任、宽容、感恩、独立、自律等具有时代气息、与时俱进的内容,并用书面形式分别发给他们在每个学年寒暑假乃至一生中学习、对照、践行。总之,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个人具有安身立命、被社会接纳的意义,对家族具有荫泽后代、光宗耀祖的意义,对社会具有使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的作用,对国家具有礼治天下、约束为政者行为的功能。
  注重家庭和家族延续的观念,对于我们的伦理和信仰影响深远,在我国家文化的影响深入人心。正如《周易》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就是说,行善积德,会福泽子孙;丧尽天良,会禍及子孙。我国的家文化还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之意,讲的是家庭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家与国,共同承载着中国人的道德和情感、荣誉和梦想。正如无锡名人顾宪成的名联所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传统社会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齐家,而修身齐家的起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这几个层面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家庭有优良的家风家教,这个家庭就会和睦兴旺,无数个家庭传承优良的家风家教,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友爱;好的家风家教涵育无数扶危济困、廉洁奉公、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我们这个国家就会充满凝聚力、向心力,国家发展就会蒸蒸日上。
上一篇:真想再学五十年 曹耀明
下一篇:央视猴年春晚观后感 戴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