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老干部党建

家庭,家教,家风 戴锡南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6-01-2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注重家庭建设”。我的理解是家庭建设应包括家庭、家教(含家规家训)、家风三层含义。注重家庭建设就是要建设美满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下面,我就家庭、家教、家风和如何建设美满家庭严格家教良好家风的问题,结合个人的认识与实践谈点学习体会。
  家庭,不仅是一种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浓缩的国、是国的基础,国是放大了的家、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民的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家风家教,犹如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是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是精神成长的沃土,是人生的奠基石。如果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那么家风家教则是价值观养成的“第一粒扣子”。家风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家教的长短得失的体现,是家教的外化,而家教是自然而然、生动活泼、春风化雨进行的。我和许多同事的成长历程可以充分说明,自形成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方面,家庭的影响与作用往往大于学校,童年的熏陶往往重于长大之后,从生活中、从家庭中得到的体悟,往往深切过从课本上所读到的东西。
  那么,今天我们如何建设美满家庭严格家教良好家风呢?
  依靠家长的高度自觉与自身修养。家庭既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当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家教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家庭建设中,家长的理念比知识重要身教比言教重要。 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人铭刻在心,受益终生。这样的事例我们身边多的是,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父母”的影子。在近年查处的贪腐案件中,“夫妻店”、“父子兵”、“全家’腐’”等现象时有发生。腐败分子刘铁男教儿子“做人要学会走捷径”,当儿子开始弄权敛财,他自己怎么可能秉公用权?腐败分子苏荣纵容家庭成为“权钱交易所”,他自己如何独善其身、专心做事?吉林贪官蓝军,一次儿子来看他,他从办公桌抽屉里掏出别人送的红包给儿子,并说“看看,你老爸这官没有白当吧!”而像个别“官二代”“富二代”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盲目炫富,莫不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关。当下家庭依然是社会细胞,家风家教关系到个人、家庭和社会,连接着历史、现实和未来,建设、传承和弘扬好的家风有着多重意义,我们必须立意高远又切合实际,在内涵上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在目标上当与实现中国梦对接,将家庭兴旺、国家富强统一起来。
  良好家风严格家教典范的浸润作用。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注重礼仪兴家,诗书传家,是我国古代治家的好传统。老一辈革命家和“时代先锋”们身体力行、作出表率。毛泽东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习仲勋始终对群众赤诚相待:“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还有一大批跟随我们党走过来的诸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各个时代先锋,把公与私、情与法、利与义、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既划得很清楚、又想得很明白的“本分人”,他们遵规守纪、崇廉拒腐、尚俭戒奢、吃苦在前、从严治家、勤政爱民,把伟大的人格、醇厚的家风留给后人,为我们树立学习借鉴的光辉榜样。今天我们培育良好家风,应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剥离传统文化中保守、世故的成分,在开放多元、民主法治的基点上进行;一面守住传统美德,一面弘扬诸如勤劳、质朴、诚信、阳光、深情、善良、敬业、奉献、家庭民主、社会责任、进取精神等现代文明,使家风建设不断与时俱进。
  在家庭幸福中感悟。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作为最能深入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无形力量,家风家教是融入家庭成员血脉中的东西。一个幸福的家庭必然有良好家风家教支撑。不可想象,家风不正的家庭能够关系和谐、美满幸福。家风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规矩,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如陈云、张闻天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配有汽车上下班,但他们从不允许子女、家人“沾光”;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的后代多数是和贫民百姓一样的工作与生活。正是这些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让人们感受到强大坚韧的道德力量。
  注重增强现代家国情怀。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个比方:家亦是“大政”,国有公家之政、私家之政,家风就是私家之政。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随着社会公共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这一组织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两代人的核心家庭逐渐取代世代型大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形式。这使家风家教建设的重任直接落在了每一个家庭。作为父母,必须领会“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智慧,秉持“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操守,更应懂得“孩子是箭,父母是弓,弓的责任就是帮助箭去箭要去的地方”这一真理。让我们在引导家庭成员增强现代家国情怀中建设美满家庭严格家教良好家风吧!
上一篇:国税局走访慰问部分老干部
下一篇:公安局老同志赴看守所开展失足青少年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