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党建
新理念新发展,决胜全面小康——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戴锡南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5-11-1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迫切需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具体实践,以更好地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新的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建议》的精髓和主线,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今后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下面,我就五大理念推动五大发展谈一些个人学习的体会。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放眼中国,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创新理念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重要原因。不日新者必日退,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就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蓬勃活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结构优化(从増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动力转换(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驱动)三大特点,这也是经济新常态的三大特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旧路子走不通,新路子在哪里?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给出了坚定的答案,就在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从高新技术产业强劲增长,到“双创”蓬勃兴起;从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到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升……大量鲜活的实践无不表明: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内在需要,科技进步的有力武器,更是驱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逆势奋起、持续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源动力。目前,全球创新资源正在由美欧向亚太、由大西洋向太平洋扩散。我们不能满足于成为别人科技成果的最大市场,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快马加鞭实现创新型国家的转身。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构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态势。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不仅仅是科技、文化等创新,而且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体现出来。我们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自信,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机会和空间,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需要处理好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等各种重大关系,这几个方面发展协调得好不好,决定着发展结构平衡程度,决定着整体发展的水平和成效。为了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例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这次《建议》提出对现有592个贫困县、7017万贫困人口全部摘帽、脱贫。到2020年,提出精准扶贫的四项措施是:①通过产业扶持,解决3000万人脱贫;②通过转移就业,解决1000万人脱贫;③通过易地搬迁,解决1000万人脱贫;④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其精准脱贫的标准是:人均纯收入为4000元(2010年为2300元,2014年为2800元)。
另一个突出短板是社会事业发展、精神文明与人的素质、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例如精神文明与人的素质方面,一些国际友人批评我们说:“凡事喜欢抢,从出生抢床位,到临终抢坟地,从头抢到尾”;“能通过关系办成的事,绝不通过正常途径解决”;“计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自己不是受益者”;“动辄批判外界,却很少反思自己”;“不为长远未来谋福,愿为眼前小利冒险”;“非常聪明,但非常相信传言”;“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肆无忌惮地对环境、对资源的掠夺”等等。这些令人不愉快的语言或文字,我们是否可以想想自己该做点什么呢?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从广义上来看,绿色发展至少包括均衡发展、节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等含义和要求。
“绿色”和“发展”缺一不可。坚持绿色发展
,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就是发展的最大财富。只有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我们要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乡,这是全面小康自然环境的基本色彩,决不能让黄烟滚滚、沙尘飘飘、雾霾漫漫。全面小康,不只是GDP的增长,更需要的是山清水秀、云淡天蓝、空气清新。这是我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更需要行动来落实。按照《建议》对于“绿色发展”提出的要求,无论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是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无论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还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都迫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到爱惜每滴水、节约每粒粮食,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汇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力量
,营造和谐美丽的家园。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分步骤、多层次地走向逐步开放新格局。新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建议》提出,今天的开放,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就拿“一带一路”来说吧,“一带一路”沿线和沿岸66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63%的44亿人口)大多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有许多非常贫穷的国家。这些国的不稳定因素,大多都是贫穷酿成的苦果。而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精神,就是推动沿线和沿岸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带一路”秉持亲诚惠容,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坚持共商则,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了搞好“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已经明确了领导班子,采取建立“亚投行”(首投1000亿)和“丝路基金”(首投400亿)等措施。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议》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五中全会释放出七大民生“红利”。①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②现有的592个贫困县、7017万贫困人口全部摘帽、脱贫;③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预计2029年达到14.5亿,之后人口总量会逐步下降,预计2050年又将达13亿。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素质分别有修复与促进作用);④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目前亏空3000亿);⑤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学杂费;⑥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⑦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上七大民生“红利”,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是坚持“让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奋斗目标的共享发展。
综上所述,五大理念推动五大发展,正是着眼于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趋势、新问题,开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以创新为核心基点,为的是培育发展动力,实现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以协调为内在要求,为的是破解“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矛盾,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以绿色为必要条件,为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新格局;以开放为必由之路,为的是加强内外联动,形成合作共赢大格局;以共享为本质要求,为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形成促进公平正义的发展导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要全面把握新的目标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努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西渚镇组织老干部参观养老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