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怎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谱新篇
过去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知之甚少,或不甚了解的,通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学习,对科学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下面就自己怎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谱新篇为题,谈几点想法。 一、为一个共产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带头学好用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实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这个《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决定》阐明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献,是我们党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只有自己深刻领会和掌握文件精神,才能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激发贯彻落实《决定》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做到壮士暮年,一息尚存,绝不松劲,自觉坚持每天3—4小时的学习,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充实提高自己,紧跟时代步伐前进。 二、要带头树立良好的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和谐舆论氛围。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等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保持和发扬我们共产党人不图虚名、不谋私利、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品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不骄不躁的精神,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适应社会环境,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做到家庭和睦,关系和谐,家庭亲、夫妻爱、子女敬,亲友之间、邻里之间,诚信互爱、团结为重,和谐为上。在与他人和社会关系上,明白自己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社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平易近人,与人为善,多做力所能及地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关心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在职领导工作,建言献策,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以此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促进良好的文明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带头维护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参加党的生活(如小组会、支部大会、上党课、学习讨论等),把自己置身于严格组织中,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的章程,党的决议、决定、规定的指示,维护好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之间相互和谐的关系,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责任,绝不能认为自己是老年党员,来日无多,就可以放松自己,而应该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人到期颐亦不休”。要勇于战胜自我,战胜疾病,心态年轻、老当益壮,保持晚节,树立好形象。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营造和谐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多到群众中看看身边的人和事,了解群众疾苦,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团结带领群众,人人参预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参预、开展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的创建活动,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挥余热,奉献余生,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无去,谱写新篇章。 |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