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老干部党建

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心得 史引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2-12-20

从国强到民富——十二•五规划新亮点

        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突出了追求“民富”的新亮点。从国强到民富,有着本质差别,体现了大多数国人的强烈心愿。
       一、十一•五规划取得了辉煌成果,伟大祖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十一•五规划期间,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的大事、喜事、难事不断,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花钱办事,花大钱办大事。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精彩绝伦,盛况空前,显示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战胜灾难,重建家园,显示了我国抗御风险的强大实力。
        十一•五规划期间,困难历史罕见,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实施了一揽子计划,遏制了经济下滑的趋势,保持了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事,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配增长10.2%和8.3%,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明显改善。农民结束了几千年种田交税,义务教育实行免费,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广大人民群众已亲身感受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幸福生活已成为现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已有明显的体现。
        但是,从横向看,地区间、贫富间差距还很大,全国农村还有3600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300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近年来,“蛋糕”虽然越做越大,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实现温总理提出的“新三篇”(民富篇、蛋糕篇、尊严篇)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二、党中央办追求民富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人民富起来是共产党执政的理念,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五中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目的十分明确:
       (一)强调经济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老百姓,让人民群众共享。
       (二)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建设(包括卫生、教育、文化等等)。
       (三)切实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尤其是对社会公共物品的需求,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引导群众积极消费,扩大内需。
这是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工程,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真正让人民群众尽快富起来。一个更加殷实,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已经展现在眼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快步推进。
         三、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根本保证,共产党员要站在时代前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国现代化进程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实现十二•五规划,更是关键性的一役。我们深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
        我作为一名退休的党员干部,深深为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而自豪,深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实现十二•五规划也应尽一份微薄之力。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力宣传五中全会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把行动落实到促进科学发展的大局上来。
        (二)立足自身,从点滴做起。坚持学习,保持清醒头脑;遵章守纪,规范道德行为;服务社会,多做善事好事,树立共产党员良好形象。
        (三)识大体,顾大局,关心、支持地方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帮助化解矛盾,促进团结和谐,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击鼓助阵。
        (四)不忘记党员身份,增强宗旨意识。言行举止,严于律己;面向社会,乐于奉献;珍惜夕阳,余热生辉,在争先创优活动中争当先进。
让我们热切期待,满怀希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看照片 忆当年 曹志平、东篱
下一篇:思考“宜兴城市精神”——说说心目中的表述语 田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