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党建
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2-12-20
| 10月18日全会闭幕,10月20日、 27日、
11月3日笔者连续三次听取了老干部大学时政课张裕清老师所作的辅导报告。张老师的报告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自学公报和《决定》,对全会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 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议题,其意义堪比当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将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文化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加深了理解。 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这一论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形成共同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共同理想;坚持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形成共同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共同道德规范。 其次,建设文化强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文化就是人化,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文化的作用是化人,发展文化就是以人的尺度为尺度,推动全人类和谐进步。 冷战结束以后,尽管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不会改变。美国智囊库兰德公司曾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称,美国的对华战略应该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就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人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了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对此,中国共产党人一贯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对此,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决议》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发展为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公民素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强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传承创新的原则。传承是文化建设的根系,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着重继承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必须根据时代变化与世界潮流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鉴于中国是文化古国,又是文化资源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多项优势:一是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适合发展文化的经济环境比较成熟,经济转型过程中对文化发展的需求比较大;二是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发展的资源条件比较好;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摸索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改革发展的经验,也可应用于文化领域。我们坚信,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