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人间都是爱 ——记宜城街道退休干部邵华荣
“是党教育和培养了我,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努力为社会尽一份责任献一份爱。”这是宜城街道退休干部邵华荣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离开工作岗位十余年,他退休不退志,离岗紧跟党,把一颗爱心献给社会,献给祖国下一代。
邵华荣出生在十里牌乡袁桥村,从小就勤奋好学,吃苦耐劳。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先后担任村农技员、村会计、村党支部书记,十里牌乡、宜城镇经管办副主任等职务,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2011年初从宜城街道中层干部岗位上退休以后,积极参加宜城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总支部的学习和活动。在组织生活中,他明确表示,自己多年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在退休以后的有生之年,要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
紫竹苑是宜城街道一个规模较大的拆迁安置小区,小区里老年人较多,经常在楼下一起闲聊攀谈,有的老人自带凳子,坐在大树旁。邵华荣住在紫竹苑,自然融入了老年人群体中。不久,细心的他发现有的老邻居带来的坐凳有损坏,若一不当心从凳子上摔下来,很容易造成骨折伤害,安全性很差。他常常提醒老邻居们多加注意,但是那些老人们勤俭节约惯了,不愿意将旧坐凳舍弃不用。他心灵手巧会木工,便自购木工工具、油漆、木胶、木料等,决心提供免费修理服务。就这样,不管是扶手坏了,还是凳脚、凳板缺失了,都被他一一修复如新。这件事广传小区,许多老人纷纷把损坏的坐凳拿给他修,他有时还上门修理。两年下来,竟先后修复了七十多张实木坐凳。老人们向他致谢,他笑了笑说:“宜城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号召我们退休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我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小事啊!算不了什么,也是一种乐趣。”他不辞辛苦,不讲条件,不要报酬,把爱心撒在社区,被社区誉为“爱心老人”。
由于长期在基层担任领导职务,他从未放松学习。因了解宜兴革命斗争史,也熟悉地方的社会发展状况,他被市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聘任为宣讲团成员。进学校、进社区,他十分乐意为青少年学生作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专题宣讲。每次接到宣讲任务,他都是认真备课,搜集有关素材,努力丰富宣讲内容。他的宣讲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青少年学生。根据青少年学生不熟悉地方史的特点,他重点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宜兴地方革命斗争史和宜兴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他宣讲唐俊烈士的故事尤为感人。唐俊烈士是宜兴本地人,曾率领武工队员进行十多次战斗,却在解放前夕的一场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众,遭到四面围困,身受重伤被敌人抓捕后宁死不屈,英勇牺牲。解放后宜兴县政府以“唐俊乡”命名纪念。邵华荣以此为教材,教育孩子们牢记历史,珍惜今日,勤奋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担负起振兴中华的时代重任。做完一场宣讲,赢得小朋友们的热烈掌声,每次都让他从心底里感到喜悦和快乐。因为他知道青少年是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的照耀,需要春雨的滋润浇灌,自己能多给予他们爱的阳光雨露,使他们茁壮成长,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事呢?邵华荣在加入宣讲团的一年内,在东域小学、唐公社区等场地宣讲了5个场次,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
邵华荣的工作经历基础和退休后的爱心之举引起了宜兴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的关注。经过各级考察和审核,他成为了该协会的一名志愿者,专职为未成年人涉案维权。他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有的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走上了犯罪道路,但监护人不能及时到场参与提讯,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讯问、审讯的合法性、严肃性、规范性,必须有一位法定的成年人志愿者作为临时监护人到场。志愿者由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随时指派到公安监察机关参与维权、提讯、监督。
为了当一名合格的志愿者,邵华荣认真学习了有关业务和法律知识。他边学习边工作,受委派先后在新庄、和桥、十里牌、城东、经济开发区、宜城、丁蜀、徐舍、西渚、太华、杨巷等地的派出所及宜兴市检察院、无锡第一看守所等单位参与讯问、审讯。审讯内容涉及到盗窃、抢劫、诈骗、斗殴、强奸、故意伤害、聚众斗殴、贩毒、非法持有管制刀器具等等十三种类型的犯罪活动,许多案件触目惊心。他为这些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痛心疾首,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教育引导他们。提审讯问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有的涉案未成年人十分抗拒、顽固,答非所问或闭口不言。对此,邵华荣积极配合公安民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急不躁,循循善诱。他知道,这些孩子大多家庭失和,缺乏严教监管,辨别是非能力差,交友不慎,误入歧途,涉案抓获、归案后情绪低落,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犯罪的危害性,树立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信心,鼓励他们吸取教训、痛改前非、端正态度、诚实交代、接受处理、重新做人。提讯要求严,他经常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有时一直要工作到凌晨一、二点钟。他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耐心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孩子。许多孩子与他告别前真诚地说道:“爷爷,我做错了事,您拉我上正道,我一定记住您的话,学法守法,努力学习文化技术,靠个人能力挣钱,重新做人!”他感到十分欣慰。
去年以来,邵华荣参与无锡、宜兴未成年人案件的提讯工作已经达110多次。详实的维权报告记录了他的认真负责。每次接到电话,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提讯地点,风雨无阻。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家属都劝他不要出去了,风险实在太大,但他毅然前行,不顾个人安危,以维权为先、为重。他对家属说:“一个孩子陷入犯罪泥潭,既是一个家庭的不幸,也是整个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我能尽自己的爱心去拯救他,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尽到一个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寥寥数言,不仅道出了他的肺腑心声,更是体现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市融媒体中心 朱迅)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