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传承弘扬长征精神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史引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6-09-07
今年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长征是人类历史的奇迹,是超越时空的永恒的精神财富。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有着说不完的精彩故事,有着写不完的绚丽华章,有着穿越时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精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为传承弘扬长征精神,推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长征精神,坚守信仰,忠贞不渝,激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奋勇向前。
长征路上,信仰始终是不灭的灯塔,面对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将士怀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壮志,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用双脚在绵亘长达2万里的土地上,与敌人的飞机、汽车竞赛,先后与敌人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斗,始终打不倒、压不垮。面对极其罕见、恶劣的环境,红军将士“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跨河爬山,穿越草地,宁死不愿掉队,受尽磨难,不改初心,实现了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军将士不是三头六臂的超人,只是中华民族普普通通的儿女,但当他们集合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为民族解放事业,为远大理想而忘我奋斗时,就成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英雄,就有了战胜一切艰难和敌人的强大力量。
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之本,当前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新长征中,更要确立“四个自信”,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奋勇向前。
长征精神,为国为民,甘于牺牲,激励我们忠诚为民,敢于担当。
长征是一部救国救民,甘洒热血的慷慨壮歌。长征途中,成千上万的红军将士壮烈牺牲,为了挽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之中,红军将士毫不退缩,前仆后继。他们掩埋好同志的尸体,擦干了眼泪,又继续前进。1934年11月25日,湘江之战打响,为了确保军委纵队顺利渡过湘江,担任后卫掩护任务的红五军团34师和红三军团18团,被敌人阻于湘江口岸,战斗异常激烈,直至弹尽粮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34师师长陈如湘身中炮弹,受伤被俘,押送途中,他趁敌人不备,使劲把肠子掏出,绞断,自杀身亡,时年29岁,为国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当年,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播下的种子,己经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我们要接过长征的接力棒,发扬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长征精神,勿忘初心,继续前进。
长征精神,英勇无畏,百折不挠,激励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开创美好未来。
红军将士,个个都是钢铁汉,何惧千难与万险。这里讲一个成都军区某团4连荣誉室里有一根老式皮带被截去一段的故事。
红军战士过草地时创作了一首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红军战士周广才,当年只有14岁,他所在的班原有14名战士,到过草地时只有7人了。进入草原不久,班里的干粮就吃完了,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到后来野菜也找不着了,只好吃枪带和鞋子上的皮,可坚持没多久,只能吃皮带了,6位同志的皮带都吃完后,大家对周广才说,该吃你的了。战士们都知道,周广才的皮带是1934年一次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他实在舍不得吃掉心爱之物,可为了抵抗饥饿,挽救全班战友的生命,他只得将皮带献了出来。当皮带被切细,放在锅里煮时,周广才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皮带前半段切掉后,他再也忍不住了,哭着恳求道:我不吃了,我们留个纪念吧,到延安去见毛主席。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受饿,保住了这半截皮带,上面还烫了“长征记”三个字。在长征途中其他6位同志相继牺牲,1975年周广才把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了国家,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物。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大力弘扬这种长征精神,无攻不克,无坚不摧,任何艰辛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长征精神,勇于创造,善开新局,激励我们创新驱动,超越发展。
长征中,毛主席运用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样一种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战胜了王明、博古、李德等教条主义种种干扰,战胜了张国焘叛变逃跑的罪恶行径,战胜了无数艰难险境,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长征的胜利,是理论与实际结合,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这种精神,在当今实现强国强军,建设强大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尤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战略决策。
我们要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传承弘扬长征精神中,进一步学习党史、学习长征史,理解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宣传长征精神的永恒价值,及重大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重温誓言,勿忘初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老有所为,尽力而为,珍惜夕阳,发挥余热。进一步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对照党员标准,自问自答,即知即行;在总结家训,建设家风中,在党内、在社会、在家庭,树好自身形象。
下一篇:民政局与新庄街道开展结对交流活动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