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 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圆梦美丽宜兴 党校 唐顺荣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3-09-2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用了一个章节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对加强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振兴中华,圆美丽中国梦的宏伟大业中所处的位置之重要,所起的作用之重大,同时,这也是抓好环境保护的根本指针。

  目前我们面对的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把它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突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要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真正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要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全方位重视,要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全国人民的梦想。
  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全国人民正在为之而发奋努力着。生产文明建设必将促进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缺失有直接的关系。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就比如近期的清明扫墓,提倡文明祭扫,用鲜花的多了,烧纸钱放鞭炮的少了;提倡文明出行,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的多了,开私家车、骑摩托车的少了。但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根植于人民大众,一些人生态道德水平低下,到公园游玩乱扔垃圾,到游览胜地乱涂乱画,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乱砍滥伐破坏森林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的生态。
  值得欣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国家。出去走走看看,现在的生态环境确实有了明显的改观。近期我故地重游,到了横山水库的上游太华镇,阔别近四十年,当年曾经在那里生产劳动过的地方,如今已物是人非。太华人根据共建美丽宜兴的需要,当年开垦出来种粮的土地,大多已退耕还林,种上了花草树木,有的已规划建设了整体的湿地公园。为保证全市人民吃到放心水,自2011年以来,宜兴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工作大局和太华发展实际,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加快太华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几年,太华全镇上下在多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守好南大门,确保水安全,突破大项目,建设幸福镇”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太华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横山水库上游所有化工企业全部关停到位。昔日的荒滩乱石涧,现在整治得面目一新。当你站在太华山顶俯视太华杨店涧,那清澈的溪水,可用毛泽东的诗句:“安得倚天抽宝剑”来形容。
  太华生态建设的发展,仅是美丽中国美丽宜兴的可喜一斑。但可叹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历较长时间,环境的污染不仅是立体的空气的污染,更有河流中的淤泥,土地的碱化。这不是在短期内能根治的。所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系,再也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获取短暂利益为代价。据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立体的保护制度。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节能,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加强宣传教育严格执行。进而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圆梦美丽宜兴,圆梦美丽中国。

上一篇: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 老有所为再展新风采 党校 马宗禹
下一篇:试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校 陆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