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校 陆祖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复出担纲。总结前三十年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突破口,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地提出了要走自已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
在上述正确理论的指引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条既符合基本国情,又顺应时代发展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四个特点:首先,她是实践,她不是某种理论教条或固守某种模式,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其次,她的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不是自发的放任自流的,而是有理论指导的能够结出硕果的。再次,她是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且又始终为中华民族谋福祉的;同时又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最后她又是敢于和善于迎接经济全球一体化挑战的,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行进的,并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创建和谐世界的。上述四个特点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那就是她的实践性,理论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其四者的定位是:实践性是基础,理论性是指导,民族性是精髓,时代性是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告诉我们,我们当前的使命,就是在激烈动荡、变化莫测、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背景下,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努力办好本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寻找中华民族自己应有的位置,为创造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事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设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原本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浩瀚的全面的建设工程。在建设实践中逐渐梳理归纳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管理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布局的系统工程。某一个方面的建设又都有各自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这样,建设事业就被分解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各项具体任务。如经济建设方面,当前的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治建设方面,当前的任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方面,当前的任务应该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社会管理建设方面,当前的任务是进一步改善民生,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当前的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当然,由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同,行政归属层面的不同等多种因素,具体到各个实施实体,其发展重点又会有所不同,但其最终都会凝聚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任务上来。
制度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人为构建的,规范行为的社会结构。是一种以规章制度、法令法规、模式、机制、体制、体系等形式出现的有形无形的社会存在物。随着社会的变迁其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共生相依,曾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而随着社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制度也会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具体来说就是提高对制度功能的认识,推进工作制度的力度;实现制度在更高层面上的系统整合,以完善其相关机制;发挥制度的整体功能,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由此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
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主义的思想指引下,走完了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国貌的巨变,国力的提升,都是有目共睹的不争的事实。特别应该看到的是:与此同时积累起来的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我们不仅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又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是实现社主义现代化的途径;理论体系则是实现社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至此,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再遥远,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日也就是中国梦园梦之时。
习近平同志接班上岗半年来,传递了许多好声音,出台了不少新举措,其中特别让人高兴的有二:一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志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开创反腐防腐、政府清明官员清廉的新局面。二是打造更全面的外交战略,努力在国际秩序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寻找中美关系的新定位,争取在地球村里有更多的话语权。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能够如此锐意进取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主义,令人欣慰,令人期待。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