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缘宜兴城——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美”宜兴 张亚新
宜兴的山美,水美,园林美,乡村美,城市更美。人们都在感叹,“宜兴:宜则美,美则兴”。
大自然赋予了宜兴美的禀赋,阳羡人又非常珍惜这些美,更会用自己的行动为这座山水之城不断增添美。宜兴市委市政府加强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建设一流人居环境,努力为市民提供更为安全、便捷、主动的优质服务。在2012年12月23日正式启用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首批1200辆公共自行车向公众开放,市民以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践行、倡导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真正成为宜兴又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那一件件实事、善事,也让山水园林城市更加美不胜收。
我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采取“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服务外包、政府监督”的模式,一期工程建设主要范围为中心城区,兼顾非中心城区的主要节点区域,布设站点50个,锁柱1500个,自行车1200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采用了最人性化的服务,免费办卡仅需5分钟,出示一张身份证,填写一份申请表,借车卡就办好了。借车还车很便捷,解锁借车,刷卡还车。中心调度很周到,在上下班高峰期以及节假日,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会及时调剂站点之间的车辆,并有维护人员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还彰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先,快捷方便(即省时)。在商品经济时代,“时间就是金钱”。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人们十分珍惜时间,乘公交车要等候,少则5分钟,多则10多分钟。私家车出行城中心拥挤、堵车时有发生。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从最北面的“汽车客运总站”站点,最西面的“宜园”站点,最东面的“东氿广场”站点,再到市中心的几个站点,车程均在半小时之内,非常方便,人们感到省时。
其次,经济实惠(即省钱)。乘公交费要付车费(夏冬季节车费每次2元,春秋季节车费每次1元),乘的士车费更贵。现在市民购物、办事、以及时尚的年青人、还有许多上班族都选用了公共自行车,省去了油费,车损费、停车费、乘车费,长此以往,人们可以节约一笔十分可观的钱财,人们感到省钱。
再则,健身养生。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健身和养生,其中,骑自行车锻炼也是许多中老年人热爱的健身方式之一。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对公众开放,可谓是免费为人们提供健身服务。人们骑上自行车去购物、办事、走亲访友、游公园,骑车途中所消耗的体力实际是一种有氧运动,是一种健身活动。加之,公共自行车为橙色,按中医理论,能缓解抑郁心情,能调节人的情绪,它又有益于养生。此外,骑车途中也是一种观光,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绿绿的树草、清清的河水尽收眼底,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
自行车曾经也有过自己的辉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自行车开始成为人们的交通工具,到八十年代末,自行车每户超过1辆,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摩托车、私家车的增多,以及城市公交车的普及,人们开始以车代步,自行车因此而淡出“市场”。同时,也带来了“行路难、停车难、噪音、尾气染污”等负面效应。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给人们带来了福音,“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
“建设美丽中国”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我市市委市政府启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以低碳、环保的方式践行、倡导绿色出行。旨在号召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以此为起点,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宜兴。
宜兴是较典范的山水园林城市,处处体现“山水交融、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园中”的特色,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之美在于天造地设。市委市政府践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彰显了宜兴愈加厚重的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内涵之美。这般美,那般美,相得益彰辉映日月,杜甫有诗云“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愿宜兴永远是艳阳天。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