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践行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理念 周克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是对我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是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人民群众正是在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感召下,本着“打土豪、分田地”、“翻身作主人”的向往,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个胜利到一个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民心,靠的是群众力量,靠的是党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建国以后,广大人民群众从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各级政府为民办事的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从而响应党关于改变国家“一穷二白”面貌的号召,本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过上幸福生活的向往,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有多少企业改制,有多少职工下岗,数以千万计的一代人,之所以能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改革大局,就是因为相信党的政策,相信通过改革开放,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可以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只有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在这种背境下,理应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工作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些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有的群众观念淡薄,有的决策脱离实际,有的作风不扎实,有的违规违法问题严重,有的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等。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严竣考验。唯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决地解决当前违背党的性质宗旨的突出问题,保持党员队伍特别是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群众相信我们党,跟着党走,就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也不能不看到,在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安全事故频发,食品药品管理问题百出,房价居高不下,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的成效未能让群众满意等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表明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决心,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期盼。人民需要公平公正、政治清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需要放心的食品药品……总之,老百姓期盼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更大的改善。要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就需要各级政府和所有的党员干部切实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识民情,接地气,谋实招,办实事,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举措。相信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党的优良传统一定会得到发扬广大,人民群众也一定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