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待室”之花何以常开不败
近日,就宜兴市宜城街道成北小学门口道路左侧围墙影响行人行车视线的问题,宜城街道大同社区“爱心接待室”的老干部向市有关部门提出了解决建议,被部门采纳,并将付诸实施。“爱心接待室”再次成为居民们的美谈。“爱心接待室”现已步入第6个年头。这个主要由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爱心团队,凭啥能坚持至今并受到居民们的欢迎、热捧?这是因为:
——老同志正确认识自我是前提。2001年,“爱心接待室”成立之初,21位离退休同志义务当起了“爱心接待室”的“爱心指导员”,他们的平均年龄这70.8岁。酝酿成立之时,一些家庭成员、社会上的部分人员不理解。76岁高龄的退休干部储定一认为:自已多年在政府机关工作,各方面关系相对比较熟悉,并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群众基础,处理问题也有一定的经验,且身体健康,脑子灵活,仍能为群众协调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就能用这笔财富造福群众。储老的想法最终赢得了家人、居委和一批离退休老同志们的支持。许多退休干部、工程师、律师、教师等还主动参与“爱心接待室”工作,老干部史美善、潘水凤夫妻俩同时担任了“爱心指导员”。6年来,他们风雨无阻,坚持轮流值班,坚持每月例会,集体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群众来信来访无小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居委和社区单位帮扶是保障。大同社区居委党支部书记张俊仙腾出居委会有限的办公用房,把最宽畅的一间让给“爱心接待室”使用,并配备了必备的台凳等设施。她还主动当起一名“爱心指导员”,坚持与老同志们一道,对居民反映的一些棘手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同时,社区单位也对“爱心接待室”的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宜兴市新华书给;、“三九”药业、宜兴市疾控中心门诊部、珍奥集团等多家社区单位倾力支持,几年来的善款和生活物资投入总计达10多万元。
——政府机关和部门支持是关键。面对“爱心接待室”的老同志们一颗颗为民奔波的赤诚之心,从宜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市级机关的部门负责人,都给予了充份肯定和全力支持。前不久,宜兴市委书记蒋洪亮在视察“爱心接待室”的工作后指出:“‘爱心接待室’在化解社会矛盾,疏导群众情绪,维护党群关系,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大力学习和弘扬老同志们想民、为民、助民的祟高品德。”近日,宜城街道茶叶小区部分居民向“爱心接待室”反映,某施工单位随意占用公用道路新建花坛设施,影响道路通行安全。几名“爱心指导员”及时向宜兴市建设局报告,该局负责人非常重视,立即责成施工方整改,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相关链接:成立于2001年4月的宜城街道大同社区“爱 心接待室”,由21位离退休老同志及居委主任和社区民警组成,分别担任 “爱心指导员”。6年来,他们以一颗“为人民服务”的滚烫之心,坚持履行“民思我想、民需我做、民求我应、民困我帮”的服务宗旨,接待来访、来信居民群众近千人次,义务为居民奔波解决150多件急事、难事,募集用于特困居民的善款和物资投入总计10多万元,发挥起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作用。《中国年报》、《社区》杂志、南京《老年周报》、《无锡日报》、《宜兴日报》、江苏电视台、无锡电视台、宜兴电视台曾多次报道。(东篱)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