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话“引横”
| 饮水思源这一成语,释文明白说,就是喝水之时思其水之来源,喻受惠思其本。就广义而言,高可提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人民翻身得解放;近可定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日中国之富强崛起,就没有今日百姓的殷实小康。 话“引横”,就是说宜城居民乃至全市人民在饮用“引横”之水时,当如何饮水思源,又当如何评议当政者执政之理念、决策之科学、施政之魄力,云云。 对比更感清水甜。立夏前后,媒体报道太湖蓝藻暴发,发生水质污染,锡城居民饮水遭遇困难,生活一度受到影响。引起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到太湖现场察看,组织商讨治污对策。沿湖城市包括我们宜兴,都动员起来,痛下决心,竭尽全力,铁腕“治太”,如此努力下去,定会还原一湖清波,这里就不细说。仅说城乡居民饮水,当锡城市民正在争购桶装水时,我们扭开水龙头,纯净之水哗哗流出,犹如甘泉甜到心间。对比之下,人们自然庆幸“引横”入宜工程的惠泽成果。有人说假如没有“引横”,宜兴市民恐怕也在争购桶装水了。群众有感而发,实话实说,纷纷议论“引横”的莫大好处,意义非同一般,启示也极深刻,成为市民心语:“引横”惠民泽世的社会效益是深广久远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效益是难能可贵的。 盛赞“引横”决策者。市民受惠“引横”,从心底里赞赏“引横”决策者。4年前,宜兴虽处江南水网却已是水质型缺水城市,决策者居安思危,思路与目光瞄及横山水库。可是实施“引横”入宜谈何容易,既要铺设工程量巨大的管道,又要顾及库区流域大面积调整产业结构,皆需数亿巨额资金,面临诸多难题,决策者当年何以能果断拍板?想来是取决于他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那样的深沉与执着,坚持科学发展、保护环境的宗旨,是那样的明确与坚定。这就是,决策者决心让百万宜兴人民喝上优质安全水。 欣闻保护“大水缸”。宜兴拥有横山水库这只“大水缸”,可谓得天之造化,但拥有不等于安全。为保护“大水缸”源水安全,执政者不惜出资数百万商请溧阳一家造纸厂整体搬迁,同时投资数千万上马太华镇区截污工程,并正在实施退耕还林等保护水源地办法。最近,市政府又颁布严格保护举措,确保全市饮水安全万无一失。有关部门还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源流程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百万宜兴人民喝上放心的横山水。 喜看扩展覆盖面。为让横山水流进城乡千家万户,执政者正在努力做好“水服务”这篇大文章,不断扩展供水区域,并配套推进农村改水工程。据知,供水区域已东伸新庄、周铁,北延官林、杨巷;眼下又在南进丁蜀,西达徐舍,至明年将覆盖全市城乡,全体市民受惠于此。这样,“引横”工程实实在在给百姓一个真切感受:共产党确实是在践行“三个代表”,是为民谋福祉的执政党;政府转变职能确实成为服务型政府。为政者正在努力实践“领导就是服务”、“公务员即是人民公仆”等诺言。 难忘筑库众民工。我们饮水思“引横”,不能不提及1958年与1966年参与横山水库建设的数万民工,绝不能忘记他们肩挑车运的艰苦劳动,日夜苦战的人海战场景,以及难顾小家的奉献精神。他们功不可没,无名载入史册。回眸当年小伙岁月,笔者亦曾苦战在大坝工地上,生活在数万劳动大军之中,由此铸造了颇具价值的一段人生经历,也是难以忘怀的一片铭心情愫。如今天天饮用横山水,享受亲身参与的劳动成果,自豪激情时时涌上心头。 意深而简言之,“引横”工程可以说明,决策者既具有远见卓识,又具有想办大事、能办大事的执政能力。可以说,“引横”工程深得百万群众的赞许、满意和敬佩。这样好的政绩工程,将永载宜兴史册。笔者曾作“宜兴达小康”诗六首,其中一首即是歌颂“引横”清纯水,其诗句是:“引横”入宜水纯清,百姓饮用皆放心,以人为本运筹策,益寿久远惠子孙。 |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