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从“三大件”变化看生活水平提高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2-12-20
七十年代,人民的生活是比较清苦的,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那时让人羡慕的“三大件”,也不过就是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哪家有其中的一件,就是中上人家了。我记得当时街上跑的大部分是单位的汽车,自行车也很少。1972年,我爱人从丁山调到宜城工作,为了方便上下班,不得不购买一辆自行车,还是凭票购到的,骑在路上很招人羡慕。到八十年代中期,我到广东参观学习,看到深圳、珠海一带,满街跑的都是摩托车,还有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感慨地想,他们这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经济特区的优势。没过几年,我们这里的摩托车,也赶上了当时的广东。人们议论的“大三件”也变了,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变成了电视机、洗衣机和摩托车。有其中的一到二件的家庭,也不在少数。有的人家嫁女儿,陪嫁就是这新的“大三件”,而且还得讲究品牌。经济形势发展很快,到二十一世纪初,“大三件”又变了,变成房子、汽车和电脑。过去在电影里看到发达国家的小汽车和小洋房,今天在宜兴也随处可见了。从“大三件”的变化,反映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改善。七十年代前,人们对社会主义美满生活的描述,有一个顺口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牛羊满山头,苹果碰鼻头”。而我们现在的生活,远远超过了这个目标,目前正由全面小康向现代化迈进,我深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储嵩年) |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