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既是成绩单 更是动员令 王志全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8-05-29
每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成了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为什么?笔者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既是“成绩单”,更是“动员令”。
对我们这些老同志来说,“成绩单”的说法,并不难理解。笔者在学习报告时,发现今年的报告也给全国人民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比如,过去的5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7.10%,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提高到58.8%,服务业占比已超半数;我国的科研投入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市场主体5年增加70%;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其中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
我们这些老同志从这些成绩单数据,可以窥见我国现在发展到何种程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我们能取得如此成绩,更显难能可贵。
为什么中国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呢?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想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窥奥妙,所以数以千计的各国媒体记者,紧盯大会不放。其实,我们这些老人都十分清楚,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代接着一代干才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们党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创造才能和潜力,让这艘巨轮行稳致远驶进了新时代。
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动员令。笔者认为,这也并不难理解。
工作报告的第二大部分为年度工作计划,是中央政府对地方各级政府自然都具有“动员”和“要求”的作用。笔者在认真学习工作报告时,感觉这份报告充分体现务实、改革的决心:“决不允许执法者吃拿卡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决不能表达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
我国现有人口13亿多,将近1亿个市场主体,故老百姓最小的“小事”,在这样的基数下也会变成“大事”。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民族梦、人民梦。合格的巨树始于毫米小苗,只有将全国4亿多个家庭、13亿多的人民拧成一股绳,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磅礴力量。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