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压倒性态势对腐败形成巨大震慑 蒋海珠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7-11-03
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强的决心和巨大的政治勇气,高压反腐,夺取了压倒性的胜利。十八大以来,中央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多人,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敢于刮骨疗毒清除了附蚀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党风廉政建设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极大改善,党心民心为之振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胜利,不仅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公认,而且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政党视为中国经验被借鉴接受。然而,反腐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仍然考验着我们的党及其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因为胜利,一些同志可能认为目的达到,大功告成,可以喘喘气,歇歇脚,告一段落了;因为胜利,一些人可能放松了学习、改造与约束,腐败重新抬头,“四风”开始反弹;因为胜利,一些带腐蛰伏者认为风头过去,自己过关,胆子又大起来,逍遥起来,贪腐更隐蔽,更疯狂,甚至不择手段构筑藏腐“掩体”。事实上这几年存量腐败仍有不断揭露,增量腐败也时有产生。说其复杂,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时刻都在抵消取得的反腐成果,发酵腐蚀党的肌体。说其复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存在,随时面临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产生。习总书记一再提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问题导向,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懈怠,一刻也不能停步。
我们学习十九大报告发现,反腐败在坚持过去的“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同时又增加了“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高压态势才能长期起到震慑不衰,从过去成功经验中看到震慑力主要来自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巡察与监督,来自于对违纪腐败行为的约束,处分与惩治。十九大修改党章把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写进了党的章程,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正在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市县党委建立巡视监察制度,并积极推行反腐败国家立法,把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加大了整治群众身边腐败的力度,真正实现监察全覆盖,无论党员非党一样管,“老虎”“苍蝇”一齐拍,行贿受贿一起查,握有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将受到压倒性震慑,从上到下,党内党外所有公权力人都能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以此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牢牢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坚信,只有如此通过不懈努力,一定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下一篇:和桥镇召开重阳节老干部座谈会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