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重托 真情奉献
我出生于解放前夕,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经历了长期艰苦岁月的磨炼,亲眼目睹了伟大祖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爱党爱国的热情油然而生。在2000年8月组织上安排我担任宜城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老年大学校长,至今已是13年了。在历任党委的重视支持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大刀阔斧地开创关工工作新局面。通过抓组织建设,确保规模运作;抓创建达标,创新活动机制;抓主题教育,增强教育效果;抓校外辅导,发挥“五老”作用;抓评先创优,树立先进典型等有效工作途径。
13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不懈努力,没有辜负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和重托。宜城老年大学从无到有,规范从小到大,学员从少到多,越办越红火兴旺,受到了市、街两级多次好评和表彰。宜城街道关工委每年都受到市委、市府的综合先进表彰;多次被评为无锡市先进集体;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本人也于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2年又获得了江苏省“五老”网吧监督工作先进个人的殊荣。
13年来的关工委和老年大学工作虽说我付出了许多,但得益匪浅。
在工作活动中,让我有机会结识了更多的老领导、老同事,他们那种宝刀不老、余热生辉、真情奉献的精神,增添了我许多宝贵精神营养和工作经验。
在工作实践中,使我感悟到许多人生哲理和做人的道理。有人讲,干部退休是党和政府对老同志的关心,应该尽享天伦之乐,退而不休是自找苦吃,老来受苦。我的体会是参加关心下一代和老年工作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而且丰富和充实了我的晚年生活。有人关心我的报酬,认为这点补贴还不如门卫和清洁工,连自己的身价和身份都失去了,我却认为,我的退休工资加上适当的补贴,报酬已经可以了,我不是为挣钱而干,况且评价一个人的身价、身份不能用挣钱多少来衡量,而要看你对社会贡献多少,干部群众对你的口碑怎么样。也有人关心我的身体,不要过度操劳,太辛苦,要注意休息和锻炼,我却深有体会,现在许多人练身体是围街转、到处跑,一身汗,冲个澡,精神舒畅。而我忙活动,跑社区,走的路程也不少,流的汗水也不少,我还认为多动脑子、多写材料,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身心不老,心情也十分舒畅,而且经常与青少年一起活动,心态好,觉得自己不显老。
当看到通过我们的工作,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下降,青少年在健康成长,内心有一种成就感;经常出席上级表彰会议,当登上领奖台的一刻,感到无尚光荣。这些都在激励着我要勇往直前不停步,甘洒热血谱新篇。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