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 “银发生辉”工程
“银发生辉”工程

储老与闹市中的“爱心乐园”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0-11-16

题记:也许一个人要做几件好事、办几件实事并不难,但要长期坚持下去,时时关注群众的疾苦,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而年近九旬高龄的储老就是这样一个人,至今践行着“爱的奉献”,真正是“雄心不老、爱心无限”。

 

宜城人民中路与光荣路的交叉路口处有一块600㎡的场地,几年前曾是出了名的“三乱”场所。场地虽不大,但到处乱停车、乱倒垃圾、乱晒衣被,杂草丛生,一片脏乱差的荒芜景象,与周围的居住环境格格不入。

储定一老人自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大同社区,为实现自己“老有所为”的诺言,创建了我市著名志愿服务品牌“爱心接待室”。众所周知,二十多年来储老带领他的“爱心团队”为弱势群体和特困户做了许多好事、实事……2012年他迁居新华社区,把家搬到了前文所说的“三乱”场所南边的5号住宅楼。自此,目睹乱象丛生的周边环境,本想安度晚年的他很是不安:一怕乱停车出事故:二怕垃圾成堆影响市容与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三怕长此下去环境更加恶化。于是,想要做出改变的愿望也越发强烈。老伴知道他的“心病”后,即劝他:“八十多岁的人了,前年冬天义务扫雪时还晕倒在地,该歇歇啦!”但储老有个“老毛病”,凡是他想做的事,谁也阻拦不了,他说:“焦裕禄小车不倒还只管推,我做点小事算什么!何况我年纪虽大了点,但精气神还不错,还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嘛!”

一旦“干”字当了头,大方向定了下来,储老立即按照他的办事风格“调查要实、爱心要真、政策要符、方法要对、路子要通”,风风火火忙开了。协同新华社区居委,先后与宜城街道、《宜兴日报》社、市公安局、交通局、文体广旅、住建、环卫、残联等单位联系,取得他们的理解与大力支持,对场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造:重新浇灌了水泥;新建了“宜兴日报专栏”和宜兴首个“社会各类信息收集箱”;竖起了乱停车警示牌;安装了适合老人与儿童锻炼的健身器材;社区爱心人士送来了竹木座椅,后又更新换代安上了石台石凳;赏心悦目的盆景取代了原本的垃圾堆;几棵参天大树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广场的面貌焕然一新,附近社区居民特别是老人与小孩,早上在此悠闲锻炼身体、看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和宜兴地区当日新闻;晚上男女老少跳广场舞热火朝天,到处三人一伙、四人一道打牌、下棋、喝茶,聊家长里短,一派和美景象!

储老今年89高龄,精神矍铄,他说:“小小广场,作为闹市难得的一块宝地,它的改变是社区为民办实事的一个亮点!”现在,当他走下5号住宅楼、走进广场,便感到心情特别舒畅,与社区许多居民一样感同身受,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渚镇 汪晓康)


微信图片_20201109162703.jpg


上一篇:市教育局关工委开展“防性侵”法治教育百场大宣讲活动
下一篇:市老科协在阳羡社区开展医疗义诊和科普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