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写爱心——记“无锡好人”、退休教师陈克强
陈克强,原十里牌中学美术教师,今年已经87岁高龄。他热爱教育事业,从事美术教学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美术教学经验。1996年3月退休后,他不忘初心,在家中办起了免费的“绘画家庭辅导站”,一干就是26个春秋。26年来,他用爱心浇灌着未来的花朵,用奉献诠释人生的精彩。
寻找打开心门的钥匙
陈老师的“绘画家庭辅导站”,来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留守儿童或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习成绩一般,有的甚至很差。他清楚,要办好这个辅导站,困难较大。但他内心更清楚,他是在为百姓解难、做好事,为社会分忧。教育培养孩子是他不变的宗旨和初心,只要学生需要,老百姓需要,他就要迎着困难上。陈老师信念坚定,他要让每一个来辅导站学习的学生在绘画艺术上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文化知识水平也要有进步和提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对每期学生的文化知识、绘画基础进行摸底,与家长沟通,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坚持因材施教。如因家庭困难而自卑感强的学生,陈老师不仅自己赠送他们一些绘画用品,还引导其他学生发扬友爱互助精神。在陈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互送画纸、画笔、颜料等,既帮助解决了困难,又增进了友谊和感情。在思想教育上,陈老师经常鼓励学生们树立自信自强精神,让他们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一些学生对绘画很有兴趣,也有一定的天赋,但学习成绩不好,且不肯努力,老师通过分享徐悲鸿、尹瘦石等艺术大师的生平事迹,讲道理、摆事实,让他们懂得学好文化知识和提高绘画技艺之间的重要关系,并要求他们每星期汇报学习情况,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自觉性。通过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陈老师不断帮助他们矫正思想、转变观念、端正态度。在长期的家庭辅导站工作中,他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扇门,我们只要找到这扇门的钥匙,进入孩子的内心,奇迹就会发生。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绘画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和成长,陈老师内心充满了喜悦。
捧着一颗心来
陈克强老师把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开办辅导站26年来,他自己掏钱添置教学设备,购买石膏头像,为家境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多年下来,陆续花了8000多元。为了帮助贫困学生报考艺术类院校,他多次自掏腰包,陪伴学生奔赴常州、苏州、南京等地参加艺术考试,充当了一个不是父亲却胜似父亲的角色。如高华同学,文化成绩较差,但是特别喜欢画画。陈老师一方面鼓励他认真学习绘画,另一方面引导、启发他刻苦学习,为了提高他的文化成绩,陈老师特意邀请高中同学利用空余时间辅导高华。在陈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高华同学学业进步很快,绘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最后被南京工业技术学院录取。高华一家人在欢呼雀跃之余,又开始为高昂的学费犯愁。陈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家中苦思冥想,最终在高华平时的习作中精心挑选了18幅作品,并让高华带着这些作品和他写的推荐信一起去学校报名。南京工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看了高华的作品和陈老师的推荐信以后,赞叹不已,最后经院方研究商量,决定免去高华在校期间的学费等共计五万多元。高华的大学梦实现了,他一家人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又如黄磊同学,他奶奶和父亲都得了重病,相继离世,家中只剩下70多岁身体抱恙的爷爷和孤苦的母亲,由于奶奶、父亲长期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家庭的变故给刚刚升入中学的黄磊带来非常大的打击,他经常辍学,意志消沉并渐渐萌生出弃学的念头,陈老师知道了黄磊的家庭情况,了解到他有画画的爱好,立即把他接到自己的“家庭辅导站”学习绘画。黄磊到“家庭辅导站”的第一天,陈老师向同学们作了热情的介绍,同学们都伸出双手欢迎黄磊同学的加入,有的给他送画笔,有的给他送画纸,有的给他送颜料……陈老师送给黄磊一套画板和画夹。同学们和陈老师的真情关爱深深打动了黄磊。陈老师一边悉心教导他画画,向他强调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一边不断地开导他、激励他——“家中的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大家都会帮助你,而且还有党和政府在关心和照顾你的家人,现在你的全部精力应该放在学习上,你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只有你将来出息了,家中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在陈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黄磊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发奋学习,文化课成绩、绘画水平都有了明显进步。到初三时,学习成绩已提高到班级前10名,中考录取了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升入高中后,他仍然与陈老师保持联系,利用假期时间到辅导站学习画画。2016年,他考取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圆了大学梦。
心有光明
由于长年累月的辛勤耕耘,陈克强老师的眼睛积劳成疾,动了4次手术。2008年双眼做了白内障手术,2010年双眼又做了青光眼手术,两次手术后视力严重下降,看书写字只能借助放大镜,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家庭辅导站的工作。2013年暑假刚结束,他两只眼睛痛得睁不开,又只能住院治疗。经医生检查,由于过度用眼,眼病严重,为了保住左眼,右眼必须进行手术剜除,前后住院4次。主治医师知道他是个美术老师,义务办家庭辅导站培养学生,十分钦佩,每次治疗和手术都是精心安排,热情对待。陈老师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手术也圆满成功。出院后,附近的学生们都赶来看望,对他嘘寒问暖,为他端茶倒水。陈老师深受感动,倍感温暖,更加增强了办好家庭辅导的决心和信心。更难能可贵的是,因为新农村建设规划需求,陈老师家老房子要拆迁,其中的繁杂事情很多。而他只有一个念头,辅导学生绘画的工作不能停。于是自己先租房子,重新布置学生的画室,使得家庭辅导站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办下去,没有中断。如今,陈老师快90高龄了,来接送孩子的家长看到他这么辛苦,都关切地询问他辅导站是否一直办下去。老陈总是乐呵呵地说:“只要你们需要,我的身体许可,我的辅导站就不会停。”
耕耘总有收获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26年来,在陈克强老师家庭辅导站接受培训的360多名学生中,有115名录取了各类艺术院校。如今陈老师的得意门生——杜海军,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陈老师是杜海军的美术启蒙老师,当初杜海军家境贫寒,但是学习成绩优秀,绘画有天赋,陈克强老师一边在美术教育上倾囊相授,一边在精神上不断的鼓励和帮助他。陈老师几十年含辛茹苦、默默奉献,学生都看在心里,心疼他、感激他、尊敬他,想要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他。不负众望,杜海军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后不久,他成为中国美院协会会员。杜海军尤其擅长油画,作品多次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多个城市展出,还在法国、韩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多个国家展出,先后出版4本画册,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在艺术届获得一致好评,享有很高的声誉。李谦,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现在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吴飞,南京林业学院毕业,后来又在安徽合肥农大园艺读研,目前在宜兴环科园工作。26年来,陈克强老师辅导的学生,在艺术类招生考试中,艺术专业过线率均在90%以上。在2001年全国青少年绘画大赛中,他选送的21位学生作品均获奖项,其中2个金奖、4个银奖、6个铜奖、9个优秀奖,陈克强老师获组织和辅导一等奖,同时被聘为特邀编委。2019年3月,陈老师的辅导站被宜兴关工委、宜兴文明办挂牌,获得屺亭街道广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示范点称号,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的榜样。
陈老师二十多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的事迹在村里巷间广为美谈,邻里乡亲都称赞他是一个令人敬佩的长者。无锡电视台、宜兴电视台都对陈老师的事迹做了专门报道,2019年1月28日,宜兴日报头版报道陈克强等4人当选“无锡好人”的消息。陈老师的奉献如春风化雨润泽着辅导站的学生们,也浇灌出他充实、快乐和蓬勃向上的人生。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执着自己的追求,平淡的工作也能谱出华章,朴实的人生也可以彰显精彩。(市树人中学 雷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