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退休干部周顺勤志愿服务二三事
周顺勤,宜城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总支部第四分支部书记、新华社区“乐龄扬辉”志愿服务工作站站长。这位年届75、入党35年的老同志不忘初心、乐于奉献,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热情助力社区治理,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用自己平凡而高尚的行动诠释“乐龄扬辉”的进取精神。
井水变清了。有群众向社区反映,城北派出所旁居民小区的双口井水体混浊发臭,严重影响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得知这一情况后,老周和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同事主动介入协处。据了解,为保护这口年代久远的水井,附近居民自发捐款对水井抽干换水、增加井盖,并指定由居民组长负责管理。可一段时间下来,井水质量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混浊而且带有臭味。分析原因,是由于水井管理人员限定居民每天上午7-11点钟用水,其余时间井盖上锁,使得用水的时间和人数大大压缩;井水长期得不到流动,就会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细菌繁殖,从而导致混浊发臭。针对症结所在,老周提出用明矾净水、井盖不再上锁和取消限时用水的方案,并亲自实践行之有效。问题圆满解决,居民群众又用上了清澈透亮的井水。
危树截除了。北门巷小区紧靠太滆河一侧的围墙外河浜上自然生长了一棵大树,只要大风一吹,摇曳的树干枝杈就会不停地拍打围墙、撼动河浜。长此以往,很有可能造成河浜塌方、围墙坍塌,进而导致建在河边的六层住宅楼倒塌,后果不堪设想。小区居民多次通过社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迟迟没有得到响应。今年春节过后,老周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联手几位小区群众克服困难锯掉了一部分枝干,谁知到了夏天此树却长得更加茂盛。老周他们没有放弃努力,继续会同社区向上反映,终于引起市绿化部门的重视,来现场察看后对潜在的险情隐患也大为吃惊,当即指派专业人员把这棵危树给截掉。老周和小区居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路灯又亮了。光明东路及靠近居民小区的河边道路有几盏路灯长期不亮,妨碍着晚间人车安全出行,周围居民迫切希望在今春文明城市阶段性检查时得以修复。社区把群众的诉求报给了相关部门,可“创城”检查过去已一月有余,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群众意见再度集中到社区。老周了解这一情况后,提出由志愿服务工作站来反映并落实点亮路灯的事情。他拨通了无锡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电话,接线员感到很诧异:宜兴“创城”工作已经常态长效化管理了,城区怎么还存在久拖不决的路灯问题?老周则以共产党员的名义保证说“反映情况属实,希望尽快帮助解决”。第二天下午,电力部门的工程车就来到光明东路,在老周的指点下,维修人员很快就把3盏损坏的路灯修好了。晚上,看到久违的路灯又亮起来,居民群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12345政府热线还特意回电对老周同志的热情和关心给予肯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75后”老党员周顺勤壮心不已,他倾力筹划并推进“乐龄扬辉”志愿服务工作,在老有所为中享受着快乐人生。(宜城街道 吴俊明)